家长帮

孔子的德育原则 孔子教育思想

国学教育土凤凰供稿
 孔丘除了论述德育的任务、内容之外,还总结了一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他强调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还强调道德修养不是闭门自修,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为重要。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需要正确处理多方面的关系,他提出了一些修养应当遵行的基本要求,也是他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且称之为德育原则。

(一)立志

孔丘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应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更有自己的理想并准备尽社会义务。他在教育中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道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他说:“苛志于仁矣,无恶也。”志于仁也就是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孔丘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不要因为外来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动摇。为了实现志向,不能过多地计较物质生活,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如果追求衣食享受,也就谈不上有远大志向了。颜回有志于道,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学道守道上,对于清苦的生活条件不去计较,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受到称赞。志向的确立和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自觉努力。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人都有他的志向,不可被强制改变,除非他本人想有所改变时才能加以改变。

(二)克己

在社会人际关系中,如何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是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孔丘主张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观察一个人遇事如何对人对己,就可以判断他的道德是否高尚,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求之于己的人,遇事先反躬自问,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规范;求之于人的人恰好相反,不作自我检查,而是光要求别人、职责别人。他认为对人应采取平等的态度,给人以高度尊重,涉及相互关系时,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以责己,宽以待人,这样才会消除矛盾。

克己的人能以同情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把这种痛苦和麻烦强加到别人身上而损人。如有缺点错误,首先应检查批评自身的差错,他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对别人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与别人的关系也就容易协调,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别人隐恶扬善。

孔丘提醒学生们要时时注意实行克己这个原则,遇到不如意的事,“不怨天,不尤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些言论的特点都重在要求自己,而不是责怪别人。

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能克制个人非分的欲望,限制对私利的追求,不为利己而损人以至损害社会利益,这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的规范,也才能使道德达到仁这一最高道德要求。

(三)力行

道德教育培养德行,德行就是道德体现于行为,其中有知的问题,即道德认识问题,也有行的问题,也就是道德实践问题,两方面关系很密切。孔丘提倡“力行”,相对地更重视道德实践。他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他认为只言不行的人,只承诺义务而不实行的人,都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作为一般有人格的人,也应当是“言并信,行必果”。

孔丘说:“力行近乎仁”,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在孔丘的教育下,其学生多数重视道德实践,子路就是其中勇于力行的一个。“子路无宿诺”,他答应办的事从不过夜,不把事做完是不肯罢休的,他对老师提出“闻斯行诸?”就是急于行动的一种表现,他是言行一致、努力实践的人。但在孔丘的教育经验中,也有部分学生存在言行脱节的现象,使他认识到不仅要注意学生的道德认识,更重要的还要观察其道德实践,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听其言而观其行。”实际行动才表明人的道德水平。

(四)中庸

人的行为不一定都合乎道德准则,常有做得过分或不及的情况,孔丘认为那样都不好,最好是做得恰倒好处,强调“中庸”。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孔丘认为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他考察社会一般人的行为,普遍地不合中庸的原则,“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对这种现象他极不满意,他教育学生,新给要合乎中庸之道。《论语·先进》有一段对话,“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朱熹注引尹焞的解释:“夫过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到而已。”颜回听从教导,努力于道德修养,使自己的行为合乎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所谓“择乎中庸”,就是能辨明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中庸作为一种至善的道德品质,是有修养的君子才具有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的行为随时都处于中庸之道,小人为了个人私利,行为不择手段,总是背离中庸之道。依据“有教无类”的方针,对小人也不应放弃教育。

(五)内省

孔丘认为不论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他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之一,并在孔家私学中推广。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并非闭门思过,而是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内省依靠的是自觉,不自觉也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内省的结果,对人产生重要的心理作用,“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内省之后如果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就增强了道德行为的信心和勇气。但是能自觉内省,对自己行为的过失展开内心思想斗争的实在稀少。其实内省并没有复杂条件,随时都可进行,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攻之。”见人有好品德,就应向他看齐,虚心学习他的德行;见到人有不良的品德表现,就要对照检查自己,引以为戒,防止存在类似的缺点错误。内省的范围很广,各方面的行为都有必要依靠内省的方法来帮助修养提高。

(六)改过

孔丘认为社会现实中不存在不犯过错的圣人,“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人非圣人,即使是君子,要一贯正确也是不可能的,难免要犯错误,加强道德修养正是为了减少错误。卫国大夫蘧伯玉努力使自己减少过失,孔丘加以称赞。人不能杜绝一切小错误,但应力求不要犯大错误。人会犯错误是客观存在,孔丘认为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首先是认识错误不要掩盖错误,他说:“丘有幸,苛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也犯过错误,但并不想掩盖,并认为有过错能被别人了解是自己的有幸。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犯错误是一时的,能正视错误,公开改正,会受到大家的尊敬。他的学生颜回,有了过错都能认真改正,不第二次重犯,就是很好的表现。

改正错误需要得到别人的指点帮助,“子路人告之有过则喜”,对别人的批评忠告,采取欢迎态度,对于自己的修养提高是有益的。他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知之何也已矣。”对合乎法则的正确意见,一定要听从,而且要盖章;对婉转劝导的话,不仅是乐意听,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分析。正确对待批评的态度,就是应当认真改正。

孔丘提出“过则勿惮改”,鼓励学生要勇于改正错误。但有人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有了错误还文过饰非,不能认识,也不肯改正,他指出:“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朱熹注:“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唯不改,则其过遂成,而将不及改矣。”有过不改,才真正成为过错,妨碍自己的道德修养。
    上一篇:因材施教 下一篇:《春秋》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