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

反习惯而行之 人物话题

优育与幼教土凤凰供稿
     卡甘等人的研究证明,尽管孩子出生时有其特定的情感模式,但他们的大脑有可塑性。他们可以学会新的情感主社会技能,从面创造新的神经通道,以及适应性更强的生物化学模式。但作为父母的你,必须对自己的直觉提出疑问,甚至改变自己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下便是父母、老师和精神健康专家们对自己的认识及习惯应该做出的改变。
      心理学家们总是推荐一种办法,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情,从而达到能理解他人感情的目的。但是在情感交流中,语言仅占极小一部分(通常不到10%。第21章中将要讨论,人类情感信息的解释仍是依靠大脑中更原始的部分。)因此,孩子们如果能理解许多身体语言的含义,如某一姿势、面目表情、语气等,便更容易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感情。
      受过精神创伤的孩子都被视为极其脆弱,传统的做法是为他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予时间,让他自己整理感情。但是最近在认知行为心理学上的进展却证明,尽快最直接地淡化创伤的影响(包括刺激大脑的冷静中心),会更有效地阻止诸如恶梦、过分忧虑等心理症状。我们将在第23章中中讨论此办法。
      近25年来,不断地赞扬孩子,充分给予鼓励的办法,一直受到人道主义心理学运动的倡导和支持,认为这样能培养孩子的自信。但事实上,其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效果。正象第7章中描述的那样,孩子的良好感觉只有与具体成绩相结合,或掌握某项新技能时,才有意义。
      压力一直被视作现代紧张快速的技术社会的副产品,是儿童天性的敌人。但如果因此而庇护孩子,使他们免受这种压力的影响,便是我们的极大失策。正象卡甘对胆怯的孩子所作的研究显示的那样,学会应付困难使孩子发育出新的神经通道,从面让孩子更能适应生活,更有创造力。
    上一篇:百草园你在哪里 下一篇:婴孩多美妙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