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

给孩子挑选研学旅行时,如何避免被坑?记住这三点,谁也坑不了你 父母课堂

父母课堂优尔供稿

随着市场的需求,以研学为目的的各种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

研学产品内容也是从”上天“到”入地“再到”下海“,花样众多,品种齐全。

面对五花八门的研学产品,眼花缭乱的年轻家长不知该接过哪一家平台递过来的橄榄枝。

目前国内的研学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搅屎棍机构披着研学的外衣,却干着“游而不学”价低坑人”的恶行。

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研学资质都没有,明目张胆地大量招生。

随着研学被逐步纳入学校的必修课程,“研学”也就成了时下“旅游+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那么,如何选择研学项目呢?

不要看外表,要看内核资质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在去挑选一件商品时,你会被它的外观所吸引,于是果断剁手。

当你回家使用它的时候,你发现“这个东西除了包装好看,根本就不实用”。

同样,在给孩子挑选研学机构时,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一家研学机构最核心的条件就是看它是否具备举办研学旅行的资质。

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旅游局公告(2016年37号)》,定义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已经国家旅游局批准,2017年5月1日起实施。

规范中定义的服务方有: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三个角色。
首先,主办方必须是公司,需要具备法人资质,内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研学旅行的服务项目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有全面的安全防控措施、保证学生出行安全,并具备提供安全教育培训的能力。
其次,承办方需要旅游资质,是注册的旅行社。要求符合旅游局的相关要求,LB/T 004 和 LB/T 008 的要求,具有 AA 及以上等级,并符合GB/T 31380 的要求,并且连续三年内无重大质量投诉、不良诚信记录、经济纠纷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具有独立的研学旅行部门和人员,负责研学旅行,具备承接 100人以上中小学生旅行的经验。
最后,供应方是合法公司,具备法人资质。依据提供的服务项目,需要具备相应经营资质和服务能力。

那么,关于如何查询他的资质,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登陆当地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或者旅游局在其官网中搜索”研学基地公示“,找到对应的链接,点进去进行对照查看。

如果在精力和时间允许的条件下,一定要到公司拜访,从规模、过往研学活动经历进行较为细致的了解。

常规而言,组织范围、影响力较大的机构,其组织就越规范、专业性就越强,安全保障、技能素养也就越高。

所以在给孩子选择研学机构时,一定要选择有品牌、口碑好、经验丰富的机构,其中品牌对企业不光是口碑,更是群众、学校和政府对于机构的认可和信赖。

活动内容和产品效果决定了体验

研学产品的内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衡量指标。

是走马观花还是有参与互动?是长途奔波还是有张有弛?

主题是有深刻的教育、文化内涵还是表面的模仿、口号式的标榜……这些都将直接导致最后的研学活动效果。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针对研学的特点提出了“两不算,两才算”。

第一个特点,校外排列课后的一些兴趣小组、俱乐部的活动,棋艺比赛、校园文化,不符合研学的范畴。
第二个特点,有意组织。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作用于学生身心变化的教育活动,如果周末三三两两出去转一圈,那不叫研学。
第三个特点,集体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乃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才是研学。如果孩子跟着家长到异地转一圈,那也只是旅游。
第四个特点,亲身体验。动手做、做中学,学生必须要有体验,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要有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的演练,应该有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

在给孩子选择研学机构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研学产品的内容,这将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

一般来说,研学按照内容分为四大类型:自然资源类、知识科普类、体验观察类及技能拓展类。

自然资源类包含探秘高原自然奥秘、国土资源研学、熊猫生活秘境……

知识科普类包含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

体验观察类包含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营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资源……

技能拓展类包含水上、海外和场地三种类型,主要包含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资源……

其次,家长们需要考虑配套的服务、价格。

价格低廉的研学产品整体的服务和内容都不太好,相应的,孩子整体的体验感也不会有太高的期望。

比硬件还要重要的是研学导师

上面两点,我主要谈的是偏向硬件方面的内容,最后一点,我想说说关于软件方面的内容。

任何一家优秀的研学机构,不仅需要好的研学产品,更需要经验丰富的研学导师。

目前市场上有太多的研学机构,在用人方面都很随意。

要求稍微严格一点的研学机构,在招聘研学老师时,需要应聘者持有导游资格证。

但是多数导游对研学活动中的课程体系并不熟悉,即便机构对其进行学习和培训,但赶鸭子上架的培训模式教不出一位像样的研学导师。

而那些毫无责任感的研学机构,在用人方面只想着一个问题:”如何降低用人成本?“

抛开孩子的体验感不说,一个缺乏专业研学知识,缺乏安全应急知识的人,你敢把孩子交给对方吗?

所以在选择研学机构时,一定要考察里面的研学导师是否专业,研学导师是“教师+导游+心理咨询师”三种身份的集合体。

专业的研学导师可以配合课程,讲解深入浅出,让孩子爱听、听得懂和听得进去。

逐步加强对学生引导和教育,让参与的孩子有所收获,让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