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

善待“插嘴”,让孩子个性得以张扬 幼教咨询

优育与幼教土凤凰供稿
     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互动、充分发展。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允许学生“插嘴”。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自控性差,稍微知道一点就会喊出来,教师要打破陈规,营造一种“民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从而敢于站起来“插嘴”。
      我的班上有一名孩子,开朗大方,做事认真,思维活跃。她经常在老师讲解时或同学回答时,情不自禁地“插嘴”。几乎每次说的都让我很意外,我为她澎湃的思维、精彩的说法而高兴。面对她的“插嘴”,说实在,我曾经为此而生气、不满,但回头想想,她“插嘴”也只是急切向我、向孩子们表达想法而已,也是一种学习欲望呀。这也证明了她投入学习,没有开小差呀!一次上语言课《美丽的秋天》时,当学习到“秋天的果园分外好看”时,那位小姑娘又情不自禁地“插嘴”:“老师,我们家的梨黄黄的,就像小灯笼。”我不禁赞叹,孩子们也表扬她,她美美地坐下。我转而一想,何不把它深入下去?于是说:“你说的好啊!老师为你高兴!那你们谁再来说一说你看到的?”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撩拨下,大胆的说、大胆的想,并和小朋友一起说。没过多久,无数小手举起来,还伴着“我来!”“我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堂偶发事件,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在“熬不住”的情况下插嘴就更是家常便饭。运用地好,运用地恰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孩子“插嘴”时,并不能排除一些牛头不对马嘴,或异想天开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引导,也许正是在孩子那种近乎于风马牛不相干的或异想天开的“插嘴”中,埋藏着一颗颗创新的种子,教师要用肯定的语言、亲切的目光,善待这些“插嘴”的孩子,并因势利导,使这颗创新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从而促进孩子们的创造性, 发展孩子个性才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