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

孟子的政治主张 孟子教育思想

国学教育土凤凰供稿
孟轲,字子舆,世称孟子,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邹与孔丘所在之鲁,同为历史上文化发达之地。孟轲为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裔,其父早逝,其母仉氏一心教子成人。据说曾三迁其居,从墓地之侧到市场之旁,最后定居于学校之邻,使孟轲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传统礼仪的熏陶,连游戏也爱玩“设俎豆,揖让进退”。还传说,孟母曾割断织机上正在织的布,来教诫和警策孟轲矢志向前,毫不松懈。这就是历史上流传很广的“孟母三迁”和“断杼教子”的故事,这些故事也确与孟轲的思想和个性有相通之处。

孟轲一生崇拜孔丘,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其经历也与孔丘十分相似。他一生聚徒讲学,曾是著名的游士,多年里率弟子游历宋、滕、魏、齐、梁诸国,也曾列名稷下学宫。其私学弟子有数百人,曾经显赫一时。虽得各国君主礼遇,但始终未受重用。原因在于:第一,孟轲十分倨傲,自视慎高,以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甚至与王公贵族开分庭抗礼:“说大人,则藐之。”战国时期“士无定主”的状况造就了孟轲的性格,他德行个也刺伤了一些国君。第二,当时秦用商鞅、楚用吴起、齐用管仲后学,各国竞相起用法家、兵家,通过战争,走向统一。时代是“以攻伐为贤”,而孟轲却主张“不嗜杀人者一之”,显然与时代格格不入,因而他被人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孟轲于晚年归邹,专心著述、讲学。他非常热爱教育事业,以“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他有弟子多人,著名者为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他留下《孟子》一书,是其弟子万章等人所技术的他的言行录,也有说系孟轲本人所著。孟轲的教育思想散见在《孟子》各篇之中。

孟轲得孔丘学说嫡传。他曾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史记》明确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荀况也认为:“子思唱之,孟轲和之。”都把子思与孟轲视为一派,这就是著名的思孟学派。子思为孔丘之孙,从孔丘到孟轲,传承关系较为直接,而孟轲也俨然以“孔子之道”捍卫者自居。生逢百家争鸣高潮和兼并战争正炽,孟轲一方面批判道家杨朱的“为我”,驳斥墨家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非难农家的躬耕,一方面周游列国,到处推行其学说,成为战国中期显赫于时的儒家巨子。

孟轲痛感于当时诸侯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严酷,以及一方面是王公大人“庖有肥肉,厮有肥马”,一方面是“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不公,出于统治者的长远利益,他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他曾向齐宣王、梁惠王、滕文公等君主阐述过其“仁政”主张:

其一,“制民之产”,使人民都成为小土地所有者。孟轲认为,老百姓的特点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有一份固定的田产,才会有思想的稳定而安于本分,因此应当给每户农家百亩农田、五亩宅地,“薄税敛”,“不违农时”,使“民不饥不寒”,由此可以行“王道”。

其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轲以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所以君主要注意民心向背,尊重民意,收取民心,进而获取天下。

其三,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类“人伦”规范,使人人懂得正确行动,社会有良好风俗,天下就自然实现了治理。因此,“仁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是教育。

孟轲以为,行“仁政”者就是“得道者”,就可以使“天下之民”一齐归向,那就能“无敌于天下”,天下也就“定于一”了。

虽然孟轲的“仁政”学说在他生时未能行得通,并被认为是迂阔而“不知世务”,但不能简单地说这是由于孟轲的保守,相反,“仁政”学说表现了某种超前特点,它为几百年后的中国封建王朝准备了思想武器和治国之道,并与孔丘思想一道共同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因此,孟轲被奉为次孔丘的“亚圣”,《孟子》被官方定为经典、定为士人进身的必读书,就不是偶然的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