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

教师要有一双聪慧的眼睛 教师园地

优育与幼教土凤凰供稿
       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一定有着一双聪慧的眼睛。
现在的社会,每个家庭都把孩子当成宝贝,他们的希望,在家里获得了特殊的厚爱.在幼儿园,他们仍需要老师像妈妈般的爱.这么多的孩子,又怎样给予母亲般的爱呢?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双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的眼睛,依靠一双慧眼去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爱好特点,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等等,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然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呢?是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孩子的人.为孩子将来奠定好创新的基础.这便是我们的职责.要让孩子敢想、敢做、敢问,具有创新精神,那更需要教师有一双聪慧的眼睛。
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有心人,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各种事物有着探求心理,好奇心强烈,又好想象,有着丰富的想象能力.孩子的创新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出现,随处可见.有时孩子发现仙人掌像海狮在顶球;有时孩子会发现地上的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便问:他们是在搬家了吗?也有时孩子会想象着说“如果我是孙悟空,我就要到天上去尝尝王母娘娘的仙桃”“如果齐天大圣,我就要翻上七十二个跟斗去到各个国家旅游”等等。
有的老师,经常在面对许多孩子要为活动准备材料,又要组织活动,又要处理临时发生的现象以及其它事务.在忙碌中,孩子出现的很多具有创新的现象无意间在老师眼前流过或是被草草搪塞应付了.孩子的主动探索,积极的反应没有得到保护,鼓励和引导,这岂不是很可惜。
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去做一个有心人.当你我看到某些现象时,用你的智慧去启迪、引导、帮助,保护孩子的好奇、想象,进一步激发引导,那么孩子的创新在你的慧眼中便得以发展了.例如:有一次美术课上教小朋友进行剪纸活动.一个小男孩拿剪刀时不小心把另一个女孩精心剪出来的窗花给弄坏了.女孩哭的很伤心,那个男孩无论怎样道歉都没有用.我走过去了解了情况,拉过女孩轻轻地说:“来,老师给你变个魔术吧.”我把坏了的窗花稍修剪了一下,出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女孩笑了.我又拼了拼变成了一束鲜花,女孩叫了起来:哇,好漂亮的鲜花啊!小朋友们都围了过来看我在不停地变魔术.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其实小朋友们只要能动脑筋,什么困难都可克服的是吗?小家伙们立刻都跑开了一个个想着,剪着.是那么认真,那么满足。“变”出来的东西更是各种各样。
此活动结束后,我对幼儿用剪刀的方法进一步提了要求,孩子都认真的听着,乐意地接受了。
因为我做了有心人,孩子没有被泼到冷水,而孩子的这个小错误却又被肯定了.同时我一系列的引导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孩子主动地尝试,认真地思考,发现了新的发现----剪纸的变化,孩子的创新意识被加强,创新精神被激发.如果我采取的是相反态度,是训斥,那么这就给了孩子当头一棒,使孩子感到更难过,伤心.因为他是无意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潜意识的创新精神。
在各科教学中,做个有心人,运用你的慧眼在各科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激发孩子的想象,主动探索发现的活动.如:美术活动的添画启发;音乐活动创编;语言活动中的续编故事等等,只要你是有心人,你有一双慧眼,合理地给予孩子探索、创造的条件和表现机会,使孩子敢想、敢说、敢做,使孩子逐步成为有创新意识精神的孩子。
其次,教师要运用你的慧眼做好随机教育。
孩子天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孩子创新的一种表现。孩子的活动中随时都有孩子“创造发明“的言行出现尤其在孩子的自由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出现更多。身为教师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很好地启发引导。
例如,有一次,我发现几名孩子在垃圾桶边上捡垃圾,原来在捡卷铅笔时卷出来的木屑,动作很小心。我走过去问“你们在捡什么”?“它有什么好玩吗”?孩子一个个说开了“我这片像裙子”“我的像扇子”“我的像花,很好看”“我的像小喇叭”“…”孩子对此有那么大兴趣,这不也是一个很好的赞赏机会吗?我想到这,帮孩子们一起捡起来,且以后卷下来的铅笔木屑放在一起,启发孩子们把木屑想象粘贴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当然,对“捡垃圾”也作了相应的讨论的要求。木屑事件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思维。
一日活动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小事例发生,只要我们随时抓住每个机会,尊重孩子,激发引导,能更好的做好随机教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有一双聪慧的眼睛,在幼儿的活动中去观察,去发现。尊重了解孩子,保护孩子的好奇,引导孩子探索发现,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为未来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