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家庭中的幼儿语言教育 幼教咨询
优育与幼教 由土凤凰供稿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大专2006(4)班 何 琪
指导老师 唐翊宣
[摘要]父母是婴幼儿的启蒙老师,他们是否健康而顺利地成长,父母的教育是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语言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由此父母十分关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但是,在通过与家长的交谈,发现家庭语言教育还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如:家长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的现状不太令人满意,只管自己教,不管如何教。家长实施语言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只有清楚地了解该年龄段幼儿的语言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本文分析了家庭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差异、研究了家长实施语言教育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利于家长实施语言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 语言教育 引导 交流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基础和起点。而语言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就尤为重要。语言是进行交流的工具,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我们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他智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往很多家长都很重视自己孩子的语言发展,但却忽略到家庭语言教育的重要。随着社会开发的程度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处在21世纪的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并且十分关注对幼儿进行家庭语言教育。
一、家庭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差异
(一)场地的不同
幼儿园是一个专业的教育机构,在选择场地和环境布置等方面都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而专门选择、设计的,集体的教学场地。而家庭的场地是家住式场地,是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并不是专门为幼儿创设的。是单独和父母学习,一对的场地。
(二)计划性不同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集体语言教育的。它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语言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安排具体的教育活动,有顺序有步骤地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家庭语言教育是随意的,无计划的,没有任何限制的。
(三)教育者不同
一个是拥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技巧的教育者。一个是没有通过正规学习的教育者,二者的教育身份不一样,教育程度不一样。
(四)教育对象的数量也不同
幼儿园的教师进行的是集体教学,基本上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面向集体或着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在家庭中,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是一对一的,家长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语言教育。同时家庭的语言教育比较随意,一件事,一个人,一件物品等等都可以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无须计划,针对性强。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如果有计划的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有时未必适合孩子的发展。在家庭中就不一样,孩子有突发的语言事件,家长就可以马上进行语言教育,是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孩子就容易理解,也达到培养的目的。
正是因为家庭语言教育是无目的、无计划,且家长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因此目前发现家庭语言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家庭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幼儿语言时,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其语言培养的责任都由幼儿园老师来执行,一来怕自己没有幼儿言语培养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来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和幼儿园的同伴交往、交流,有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其语言肯定得到发展了,无须再浪费时间回到家还要和孩子进行更多的语言教育。
(二)语言教育脱离了孩子的现实生活
目前有许多家长采用鹦鹉学舌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即自己说一个词,让孩子跟着说一个,以此丰富他们的词汇。往往忽视了孩子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之素材,也忽略了“教育缘自生活”的原则。
(三)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间太少
语言交流是语言发展的前提,但大部分家长平时只有在向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时才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平时却很少主动和孩子交流。要不就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过多的交流,有时孩子主动向家长提问或讲述一些事时,家长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导致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四)语言教育的方法过于单一
家长片面地认为语言教育无非就是让孩子开口说话,于是平时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一问一答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也导致孩子不愿意交流。
(五)忽视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语言对孩子影响很大,但却易于忽视日常语言对孩子的重要性。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说话方式和习惯。常常可以听到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说话不清楚”“经常扯着嗓子讲话,甚至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只停留在抱怨上,并不在意,认为孩子只处于语言学习的初期,长大自然会好的。不然,这一坏的习惯一旦形成,错过了最佳的关键期,以后要改非常困难。而孩子形成了不良说话方式和习惯,必然会阻碍人际交往,使孩子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的语言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家庭环境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呢?
(一)正确把握语言教育的内容
许多家长在理解语言教育的内容时比较单一,以为就是教幼儿识字。其实不然,语言教育除了识字还有很多的内容,如早期阅读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为: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话。在新《纲要》语言领域的目标中,第4条“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表明了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行为培养的要求。所以,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好阅读材料。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健康,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时代感。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画面清晰、主要感知对象突出、背景不是过于复杂等。
(二)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的丰富多彩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源泉。诸多实践表明,很少接触外界事物以及很少与人交往的幼儿,他们往往性格压抑、表达能力差,见到生人就害羞。因此,家长应多带他们走出家门,逛商店,看动物,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让孩子在多种场合中学会观察、尝试体验、丰富和充实其经验,增强幼儿学习和表达的欲望。家庭生活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重要元素。当然,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的教科书,如果每一位家长都作一个有心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会得到发展的。父母在做事时,尽量在孩子面前多说话,用语言来诠释自己的动作、表情,调动孩子参与对话的积极性,通过对话使孩子语言表达无意识中得到培养。比如,“妈妈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苹果是什么形状?”、“爸爸干什么去了?”等等,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在无形中得到了增强。
(三)在游戏中开展幼儿语言教育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由于游戏所具有独特的特点而成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又适合其发展水平的幼儿阶段的主导活动。所以,家长在生活中多与幼儿玩些语言游戏。如玩《连环组词》游戏。家长先说一个词,然后请幼儿连下去,后面组词时必须有一个字和前面最后一个字组成一个词。如:汽车——车轮——轮胎——胎儿——儿童——童年……对幼儿可以不要求字同,只要求同音组词。如:幼儿园——原子弹——胆子——子女——女孩……这些语言游戏使幼儿在连续不断“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大量的语音、词汇和理解表达的经验。
(四)营造气氛,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安排一些丰富健康的家庭文化生活
爱尔维修说:“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在幼儿生长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而幼儿最熟悉的环境就是自己的家,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就更加不言而喻了。因此,家长应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活泼、欢快、和睦的语言学习环境。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若总是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会体验到快乐并促进他以快乐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全家人经常在一起讲笑话,组织旅游参观,收藏各种邮票文化等,避免出现物质生活丰富而文化生活贫乏。
(五)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表率、勇于自我批评,提高自身的素质
孩子说话方式和习惯,很大程度上受成人的影响,因此家长的典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因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到口齿清楚,速度适中,态度亲切,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母语语言环境。如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话含糊,家长可以语速适中、用清楚的声音对孩子说,无形中家长就纠正了孩子的不良说话方式和习惯,并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家长还要作好语言表率,力争做到语言表达的纯洁化,科学化。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人格魅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模仿性较强,自制力较差。因此,父母应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六)虚心向幼儿园教师及其他幼教工作者请教、咨询
家庭语言教育虽然存在着许多优越性,但是家庭中的语言教育有随意性,计划性差,有其局限性,且缺乏横向比较做参照。这些不足往往容易使家长孤芳自赏。认为自己的孩子语言发育各方面都不错,可是到了幼儿园与其他同龄孩子一比,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和不足。
幼儿园老师无论在幼儿园教育理论上,还是在教育经验上都肯定优于家长。在这方面幼儿园教师可以说是内行。所以作为家长应经常主动、虚心向幼教工作者请教、咨询教育的方法和经验,使幼儿家庭语言教育科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家庭语言教育的潜力和优势,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质量,对家庭语言教育给予科学指导。也是幼儿教师及幼教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之一。
幼儿语言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整个幼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家长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各级幼教机构和幼教工作者,要对家庭教育给予充分重视和科学知道,为培养造就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艳云,郑众. 如何培养婴幼儿正常的语言认知能力{J}.2007.(3)
{2}周柯.学前教育研究{M}.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
{3}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孟昭兰. 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指导老师 唐翊宣
[摘要]父母是婴幼儿的启蒙老师,他们是否健康而顺利地成长,父母的教育是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语言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由此父母十分关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但是,在通过与家长的交谈,发现家庭语言教育还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如:家长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的现状不太令人满意,只管自己教,不管如何教。家长实施语言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只有清楚地了解该年龄段幼儿的语言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本文分析了家庭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差异、研究了家长实施语言教育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利于家长实施语言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 语言教育 引导 交流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基础和起点。而语言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就尤为重要。语言是进行交流的工具,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我们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他智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往很多家长都很重视自己孩子的语言发展,但却忽略到家庭语言教育的重要。随着社会开发的程度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处在21世纪的家长们越来越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并且十分关注对幼儿进行家庭语言教育。
一、家庭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差异
(一)场地的不同
幼儿园是一个专业的教育机构,在选择场地和环境布置等方面都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而专门选择、设计的,集体的教学场地。而家庭的场地是家住式场地,是日常生活居住的地方,并不是专门为幼儿创设的。是单独和父母学习,一对的场地。
(二)计划性不同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集体语言教育的。它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语言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安排具体的教育活动,有顺序有步骤地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家庭语言教育是随意的,无计划的,没有任何限制的。
(三)教育者不同
一个是拥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技巧的教育者。一个是没有通过正规学习的教育者,二者的教育身份不一样,教育程度不一样。
(四)教育对象的数量也不同
幼儿园的教师进行的是集体教学,基本上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面向集体或着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在家庭中,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是一对一的,家长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语言教育。同时家庭的语言教育比较随意,一件事,一个人,一件物品等等都可以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无须计划,针对性强。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如果有计划的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有时未必适合孩子的发展。在家庭中就不一样,孩子有突发的语言事件,家长就可以马上进行语言教育,是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孩子就容易理解,也达到培养的目的。
正是因为家庭语言教育是无目的、无计划,且家长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因此目前发现家庭语言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家庭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幼儿语言时,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其语言培养的责任都由幼儿园老师来执行,一来怕自己没有幼儿言语培养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来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和幼儿园的同伴交往、交流,有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其语言肯定得到发展了,无须再浪费时间回到家还要和孩子进行更多的语言教育。
(二)语言教育脱离了孩子的现实生活
目前有许多家长采用鹦鹉学舌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即自己说一个词,让孩子跟着说一个,以此丰富他们的词汇。往往忽视了孩子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之素材,也忽略了“教育缘自生活”的原则。
(三)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间太少
语言交流是语言发展的前提,但大部分家长平时只有在向孩子提出某种要求时才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平时却很少主动和孩子交流。要不就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过多的交流,有时孩子主动向家长提问或讲述一些事时,家长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导致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四)语言教育的方法过于单一
家长片面地认为语言教育无非就是让孩子开口说话,于是平时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一问一答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也导致孩子不愿意交流。
(五)忽视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语言对孩子影响很大,但却易于忽视日常语言对孩子的重要性。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说话方式和习惯。常常可以听到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说话不清楚”“经常扯着嗓子讲话,甚至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只停留在抱怨上,并不在意,认为孩子只处于语言学习的初期,长大自然会好的。不然,这一坏的习惯一旦形成,错过了最佳的关键期,以后要改非常困难。而孩子形成了不良说话方式和习惯,必然会阻碍人际交往,使孩子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
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的语言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家庭环境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呢?
(一)正确把握语言教育的内容
许多家长在理解语言教育的内容时比较单一,以为就是教幼儿识字。其实不然,语言教育除了识字还有很多的内容,如早期阅读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为: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话。在新《纲要》语言领域的目标中,第4条“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表明了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行为培养的要求。所以,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好阅读材料。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健康,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时代感。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画面清晰、主要感知对象突出、背景不是过于复杂等。
(二)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的丰富多彩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源泉。诸多实践表明,很少接触外界事物以及很少与人交往的幼儿,他们往往性格压抑、表达能力差,见到生人就害羞。因此,家长应多带他们走出家门,逛商店,看动物,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让孩子在多种场合中学会观察、尝试体验、丰富和充实其经验,增强幼儿学习和表达的欲望。家庭生活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重要元素。当然,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的教科书,如果每一位家长都作一个有心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会得到发展的。父母在做事时,尽量在孩子面前多说话,用语言来诠释自己的动作、表情,调动孩子参与对话的积极性,通过对话使孩子语言表达无意识中得到培养。比如,“妈妈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苹果是什么形状?”、“爸爸干什么去了?”等等,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在无形中得到了增强。
(三)在游戏中开展幼儿语言教育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由于游戏所具有独特的特点而成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又适合其发展水平的幼儿阶段的主导活动。所以,家长在生活中多与幼儿玩些语言游戏。如玩《连环组词》游戏。家长先说一个词,然后请幼儿连下去,后面组词时必须有一个字和前面最后一个字组成一个词。如:汽车——车轮——轮胎——胎儿——儿童——童年……对幼儿可以不要求字同,只要求同音组词。如:幼儿园——原子弹——胆子——子女——女孩……这些语言游戏使幼儿在连续不断“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大量的语音、词汇和理解表达的经验。
(四)营造气氛,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安排一些丰富健康的家庭文化生活
爱尔维修说:“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在幼儿生长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而幼儿最熟悉的环境就是自己的家,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就更加不言而喻了。因此,家长应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活泼、欢快、和睦的语言学习环境。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若总是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会体验到快乐并促进他以快乐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全家人经常在一起讲笑话,组织旅游参观,收藏各种邮票文化等,避免出现物质生活丰富而文化生活贫乏。
(五)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表率、勇于自我批评,提高自身的素质
孩子说话方式和习惯,很大程度上受成人的影响,因此家长的典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因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到口齿清楚,速度适中,态度亲切,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母语语言环境。如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话含糊,家长可以语速适中、用清楚的声音对孩子说,无形中家长就纠正了孩子的不良说话方式和习惯,并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家长还要作好语言表率,力争做到语言表达的纯洁化,科学化。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人格魅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模仿性较强,自制力较差。因此,父母应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六)虚心向幼儿园教师及其他幼教工作者请教、咨询
家庭语言教育虽然存在着许多优越性,但是家庭中的语言教育有随意性,计划性差,有其局限性,且缺乏横向比较做参照。这些不足往往容易使家长孤芳自赏。认为自己的孩子语言发育各方面都不错,可是到了幼儿园与其他同龄孩子一比,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和不足。
幼儿园老师无论在幼儿园教育理论上,还是在教育经验上都肯定优于家长。在这方面幼儿园教师可以说是内行。所以作为家长应经常主动、虚心向幼教工作者请教、咨询教育的方法和经验,使幼儿家庭语言教育科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家庭语言教育的潜力和优势,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质量,对家庭语言教育给予科学指导。也是幼儿教师及幼教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之一。
幼儿语言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整个幼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家长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各级幼教机构和幼教工作者,要对家庭教育给予充分重视和科学知道,为培养造就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艳云,郑众. 如何培养婴幼儿正常的语言认知能力{J}.2007.(3)
{2}周柯.学前教育研究{M}.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
{3}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孟昭兰. 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让游戏塑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