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

醒醒!孩子不要上幼儿园,可能是你的原因! 父母问答,父母课堂

父母课堂土凤凰供稿

<a href=http://www.waer.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早教宝</a>父母课堂

有一个妈妈给我们留言咨询

我儿子3岁半,今年9月刚上幼儿园,第一天完全没有哭,中间有几天老师反馈说中午不睡觉,躺着乱动还说话,影响别的小朋友,我们就回来教育他,以前他在家午睡确实不老实,睡不着就讲故事或者聊聊天才睡。我们就想改改这个“毛病”,在家睡觉也不让他乱动和说话,但他上一周每天回家都开始乱发脾气,变得很急躁,脾气变差了,谁知道他周五早上还不要去幼儿园了,大哭大闹。

妈妈,你可以陪我上幼儿园吗?

妈妈要上班,你要上学,希望你能勇敢哦!

呜呜,不好...

妈妈放学就来接你,你要坚强!

不好不好!幼儿园不好!!!

他还大发脾气说幼儿园不好,我该怎么做,然后他为什么会这样?

来信总结:

幼儿园小班入学一周,不要去幼儿园,在家脾气变大,入园适应问题

本期《父母课堂》给出解答。

早教宝waer.cn育儿专家

Edgar 邵采夫

早教宝 课程学术与研发经理

早教宝“父母课堂”首席研发与培训导师

早教宝启蒙APP 父母问答 育儿专家

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9252儿童网 心理、育儿专题作家

从事儿童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咨询工作10年

----- ------ ------- ----- ---------

这是关于孩子“幼儿园小班适应”的话题。

入园之后,如果你发现孩子回家特别“作”,比之前爱发脾气,还拒绝上幼儿园,通常是因为“新环境适应出现了困难”。比如,在家午睡可以自由自在,在学校午睡就不能说话、发出声音。我们一般有个普遍的误区:根据学校规则,调整在家里的规则,因为在学校睡觉不能发出声音,你在家睡觉也要开始静音闭嘴了,不然怎么叫“配合老师”“养成好习惯”“提升规则感”呢?殊不知,这样最容易让孩子出现“厌学心态”。

因为——小班入园,是孩子从家庭环境迈入“社会化”环境的第一步,势必要去学习心得规则。

在学校压抑了自我或自我被拘束之后,孩子回到家,更需要得到能量的补偿,自我需要伸展一下!

千万不要在家里也一点弹性都不留,做“家里的第二个老师”,那样孩子会极度压抑,反抗去学校;也可能极度“优秀乖巧”,害怕老师和家长伙同一起的双重惩罚,长大可能会有“讨好型人格”的可能性,或在青春期爆发更大的叛逆。

因此——

遵守“学校规则”的引导核心,恰恰是要和“家里规则”区别开来,而不是等同。

比如,在学校睡觉“不能发出声音”,要听老师的,因为老师是所有人的老师,规则是保护所有小朋友的;而在家里,你睡觉的时候,不会影响到别人,在家躺着睡觉时可以玩玩具,你可以选择先玩几分钟(大人“听听”你的),然后收起来睡觉(你再“听”大人的),这是爸爸妈妈能接受的在家睡觉的规则。

所以,在家和在学校是不一样的,在学校你更多是规则遵守者(尤其刚入新环境),在家你可以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当然有些家校一致的规则,有些家校不一致的规则,这样就有弹性了。比如,什么行为在家和在学校都不可以,什么行为在学校不可以,在家就可以。

当孩子拒绝去学校时,已知的道理再重复也作用不大,孩子更需要我们能理解他面临的这种“内心冲突”,不强求他马上改变“态度”。不要求孩子在分离之前就马上收干眼泪高高兴兴挥手再见。

允许孩子头两天这样“脆弱”一下,但父母的表情、状态要尽量轻松、平静,像一个容器一样把孩子的情绪收进来,放下,不必“打鸡血”似的说你要“勇敢”,因为“你要勇敢”听上去感觉是一种“要求或驱使”,勇敢也不是说说就能勇敢起来的。而且这句话也暗示了孩子现在正处在“脆弱”中,“你要勇敢”的意思是“你现在不可以这样脆弱”。

可以轻轻抱一抱,亲一口,开心地说:“我晚上去接你,给你带什么好吃的呢?酸奶?还是苹果?”或者告诉孩子:“听说今天老师会带你们去户外玩小火车哦”等任何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感兴趣的具体信息上。哪怕这样说了,孩子还是会哼哼唧唧,但孩子的“理智”部分已经被“启动”了。孩子需要具体的、形象的信息,来启动他的理智大脑,避免一直陷在情绪大脑里。

此外,有时候孩子之所以“不听劝”是因为

在孩子看来

1、你的话“不大好听”:

说教、驱使;否定、压抑;讨好、利诱;命令、威胁……孩子听了不舒服,听了感受不仅没有变好,有些反而更糟。这些话起到的效果,就是让孩子“关起了耳朵”,很多时候你越试图让孩子放弃他的感受,他越是抓着他的感受不放。

2、你也“没听到”:

没有听到孩子真正的感受,只关注孩子表面的行为。虽然我们在试图安慰孩子,也在倾听,但孩子感觉是“我们没有听到”。就像我们在两个世界对话,我们在“自己和道理的世界”说话,孩子在“孩子的角度”说话。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会感到孩子“很固执”,很难被安抚。其实,不是因为孩子“执拗”,而是他觉得没有人理解他,他就越要为自己的感受“代言”。情绪和态度,需要放在一个“容器”里,而不是消失了。

因此——

父母只需要适当的共情,允许孩子暂时墨迹一下。

注意,我们需要用“相对客观、中性”的词表达出同样的意思,“你还有一点点没准备好”,而不是说“你特别不想去,是吧?”。否则孩子听了会觉得自己更委屈了。所以,我们要给孩子的情绪“做按摩”,而不是“火上浇油”。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