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历史沿革 微派建筑,徽派文化遗产
文化常识 由优尔供稿徽州地处安徽省南部,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西周时期,这里曾产生过灿烂的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代,徽州先后隶属于吴、越和楚国。
秦统一中国后,曾在这里设黟、歙两县。三国以前,这里是山越人的天下。山越人刀耕火种,出入山林,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孙吴平定山越后,专门设立新都郡,对其进行统治。征服山越,使徽州历史上的封闭之门开始被打开。
尔后,随着北方战乱的加剧,中原世家大族为逃避战乱,纷纷向南迁徙,山环水绕的徽州自然成为世家大族逃避的世外桃源。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和两宋之际是中原世家大族迁往徽州的三大历史时期。
中原世家大族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传统单一的山越文化开始融入了中原文化的优秀品格。西晋时期,改新都郡为新安郡,隋唐至北宋时期,新安郡为歙州所取代。宋徽州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在平定了方腊起义后,易歙州为徽州。
从此,历经元明清三代,徽州(府)所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六县的行政格局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现今,婺源和绩溪已不在黄山市范围内,徽州辖所的淳安、石台、旌德也被划出,但说及徽州文化,一定不能把它们割离开,因为它们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上一篇:徽州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下一篇:徽州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