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苏州园林文化 苏州园林
文化常识 由优尔供稿
《鹿鼎记》一开始,就讲了几个江南名士筹划反清复明大业的事儿。这些人的领袖是顾炎武,他名声大,主意多 ,清室恨不得煎之炸之焖之炖之。
老顾也真不识时务,看不透明朝已经朽不可雕,而清朝正如日中天,更料不到智勇双全、天下第一能人韦小宝会辅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康熙大帝成就二百多年伟业,可是不要紧,这并没有影响老顾成为今天苏州人的骄傲。今天,在苏州昆山市,有亭林园,有顾炎武纪念馆,都是纪念老顾的,还有他的塑像,挺拔、轩昂。最最关键的是他的那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提起顾炎武,你可以不知道他是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和爱国学者,但是,你万万不可以不知道他说过的那句话。
让苏州人骄傲的还不止老顾一个人,还有大名鼎鼎的伍员伍子胥。他本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为了避祸一路逃到吴国,得到国王阖闾的重用,始建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伍子胥为了吴国的千秋大业鞠躬尽瘁,不得好死。当勾贱卧薪尝胆嚼大粪时,鼠目寸光的夫差感动而得意。伍子胥就说了:
“大王!勾贱奸诈虚伪,不可轻信。”
夫差说:“得得得!你别以小人之心度人家君子之腹。怎么?我的眼力还不如你?退下吧**!”
伍子胥就牙根儿紧咬地退下了。后来越国伺机反抗,吴国真就毁了。
苏州人感恩戴德,不拿夫差当个玩意儿,却始终把伍子胥当老祖宗供奉着。现在苏州城的胥门、胥山、胥口以及位于盘门的伍相祠等都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他老人家的。再说伍子胥在世时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开有胥溪、胥浦。苏州人今天对水的重视和依赖没准就是伍子胥当年打下的底儿。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伍子胥。
古代苏州还出了个大人物,他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据说对2001年中国足球队冲进世界杯赛区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就是孙武。孙武也是春秋时期人,也是因战乱逃到吴国,后经伍子胥举荐,成为吴将。他西破强楚,北威齐魏,一路凯旋,流芳至今。美国西点军校的老师们年年在必修课上给学生讲解《孙子兵法》,每堂课都要说50多个崇拜、欣赏之类的英语单词。
除此之外,苏州还出了两位响当当的文人,一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另一位是德高望重、人见人夸的叶圣陶。
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蒯鲁班蒯祥也是苏州人,据说北京天安门、故宫三大殿和十三陵中的裕陵就是他规划建设的。
再有就是柳亚子什么的了。
对了,还有林黛玉。
啧啧!这就是美姑苏,挖地三尺有水,往来绝无白丁。太湖、金鸡湖波光潋滟,周庄、同里水巷幽深,更有那数不清的逶迤河溏,把个苏州装点得精致旖旎。
有必要给大家讲段经历。2001年10月30日的上午,带着满脑子偏见的我走进了苏州拙政园。
所谓偏见是指我对苏州园林的一种没有来由的轻视,那是一种近乎于狐狸对葡萄的复杂感情。临行前,一个朋友大模大样地对我说:苏州可去可不去,人造的东西太多,都是假的。我听他这么说,鼻子就皱成一团:索性我就不去苏州了。我多自然啊!我多质朴啊!我多那什么呀!我怎么能去那种小情小调贼他妈能装的地方呢?可是同行四人,我岂能耍单儿?
当然当然,我这里没有介绍苏州园林的意思。一是苏州人没有邀请我介绍,二是我自己也没那巨大的本事把个誉满天下的苏州园林介绍好,我只是想说说那个让我久久不能忘记的解说员。
她是我们花60员钱雇来的解说员,忘记了她从哪个方向走过来,只记得初见她的那一刻,我在所有同伴的脸上都读到了“失望”。
她是一个50多岁的小个子,顶多1.50米,容貌不似一般苏州女子那般清丽,倒是很东北, 穿了一件老式西服,灰色的,过于肥大,脑后束了一条不长不短的水辫,不很讲究。根据经验,我断定她是哪个园领导的家属或亲戚,下岗了,无事了,背上几句台词,做了解说员。
进得园门,迎面是一座假山。解说员说:我们中国人的总体性格是自敛的、内向的,家中无限奢华不肯轻易展示给外人,所以要修一山来遮挡门户,所谓开门见山。欲观园中景,需向山后行。
拙政园中最高的建筑是见山楼,建造时是姑苏最高处。在这里,解说员告诉我们古人有着怎样一种唯美心境,他们是如何随手束云的,又是如何随心栽梦的。
50多岁的女解说员讲着一口吴侬软语,始终面带微笑,而就在她那平和的、古韵十足的语调里,我听出了一种不可动摇的自信和对苏州园林入骨入心的爱:
“所谓园林有四大要素,就是山、水、花木和建筑。日本人最喜欢苏州园林,又是派人来学,又是邀请专家。我知道他们国家现在有两处比较不错的园林,都是仿造苏州园林修建的,花木好,建筑也美,山也像那么回事儿,只可惜没有水。这就败了。没有水怎么可以称为园林呢?感觉就不对了。”
“现在全国各地都来学苏州园林。有钱了么!谁都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美一些,可是学来学去,没有一处园林能超过苏州。你可以学了它的形,你却怎么也学不来它的神。有一种错误的理论,以为现代人一准比古人有能耐。不一定。我们苏州园林的精致和美而不俗,太能表明古人的智慧有多么高了。我们苏州园林里的借景和对景技巧,是许多现代建筑师搞不懂、弄不来的。”
“有人说中国人对自己不够意思,把最好的名字都给了外国人,什么‘英’啊‘美’啊的,怎么不管美国叫‘阿国’呢?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我们中国这个国家就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我们不仅给别人起了好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也不错呀!中国这个名字多好!我们中国就是在世界的最中心,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比如拙政园。外国有的东西,我们最终会有,我们可以学习,可是我们有的东西,外国人就不一定会有了,比如拙政园。”
“现在全国各地的河流都面临治污问题,拙政园也是如此。我们不久前从国外进口了一台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清污机。可是我们拙政园的清污不同一般,它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一方面我们要清污,要保持水面的清洁,要让游人喜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为了保护荷花而故意把清污工作做得糊涂些。因为美丽的荷花是生长在污泥中的植物,她出污泥而不染,大方磊落,不掩饰自己的出身。如果我们的清污工作做得太机械,把污泥全部清理掉,既而把荷花杆儿都露出来的话,荷花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不美观了,而是根本活不成。模糊数学据说能解决很多问题,模糊清污我们实践得也不错呀!”
“拙政园当年的主人心境高雅,当然也有雄厚的物资基础。他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极力追求赏心悦目。用现在的话讲,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不仅要听琴,还要听风听雨。秋天来了,荷花败了,可是他不让你把残叶都收走,他还要留一部分,还派了大用场,所谓留荷听雨。瞧这个亭子,‘荷风四面’。多美的诗句啊:‘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哇塞!这个小个子解说员和拙政园一样美不胜收,我真的无法辨别她和园林哪个更让我惊诧,哪个更美!在她面前,我直觉得自己好没品味,好没感觉,好没文化。她也是苏州的骄傲。她是苏州众多的不为人知亦或熟视无睹的骄傲中的一项。
老顾也真不识时务,看不透明朝已经朽不可雕,而清朝正如日中天,更料不到智勇双全、天下第一能人韦小宝会辅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康熙大帝成就二百多年伟业,可是不要紧,这并没有影响老顾成为今天苏州人的骄傲。今天,在苏州昆山市,有亭林园,有顾炎武纪念馆,都是纪念老顾的,还有他的塑像,挺拔、轩昂。最最关键的是他的那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提起顾炎武,你可以不知道他是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和爱国学者,但是,你万万不可以不知道他说过的那句话。
让苏州人骄傲的还不止老顾一个人,还有大名鼎鼎的伍员伍子胥。他本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为了避祸一路逃到吴国,得到国王阖闾的重用,始建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伍子胥为了吴国的千秋大业鞠躬尽瘁,不得好死。当勾贱卧薪尝胆嚼大粪时,鼠目寸光的夫差感动而得意。伍子胥就说了:
“大王!勾贱奸诈虚伪,不可轻信。”
夫差说:“得得得!你别以小人之心度人家君子之腹。怎么?我的眼力还不如你?退下吧**!”
伍子胥就牙根儿紧咬地退下了。后来越国伺机反抗,吴国真就毁了。
苏州人感恩戴德,不拿夫差当个玩意儿,却始终把伍子胥当老祖宗供奉着。现在苏州城的胥门、胥山、胥口以及位于盘门的伍相祠等都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他老人家的。再说伍子胥在世时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开有胥溪、胥浦。苏州人今天对水的重视和依赖没准就是伍子胥当年打下的底儿。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伍子胥。
古代苏州还出了个大人物,他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据说对2001年中国足球队冲进世界杯赛区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就是孙武。孙武也是春秋时期人,也是因战乱逃到吴国,后经伍子胥举荐,成为吴将。他西破强楚,北威齐魏,一路凯旋,流芳至今。美国西点军校的老师们年年在必修课上给学生讲解《孙子兵法》,每堂课都要说50多个崇拜、欣赏之类的英语单词。
除此之外,苏州还出了两位响当当的文人,一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另一位是德高望重、人见人夸的叶圣陶。
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蒯鲁班蒯祥也是苏州人,据说北京天安门、故宫三大殿和十三陵中的裕陵就是他规划建设的。
再有就是柳亚子什么的了。
对了,还有林黛玉。
啧啧!这就是美姑苏,挖地三尺有水,往来绝无白丁。太湖、金鸡湖波光潋滟,周庄、同里水巷幽深,更有那数不清的逶迤河溏,把个苏州装点得精致旖旎。
有必要给大家讲段经历。2001年10月30日的上午,带着满脑子偏见的我走进了苏州拙政园。
所谓偏见是指我对苏州园林的一种没有来由的轻视,那是一种近乎于狐狸对葡萄的复杂感情。临行前,一个朋友大模大样地对我说:苏州可去可不去,人造的东西太多,都是假的。我听他这么说,鼻子就皱成一团:索性我就不去苏州了。我多自然啊!我多质朴啊!我多那什么呀!我怎么能去那种小情小调贼他妈能装的地方呢?可是同行四人,我岂能耍单儿?
嗨!不去拙政园不知道什么是精美!不去拙政园,不知道什么是雅致!不去拙政园,不知道苏州人的文化底蕴。
拙政园位于苏州东北街,居苏州现存60多处古典园林之首,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集大成者。拙政,是明代御史王献臣的自谦之词,取自潘岳《闲赋居》的“拙者为政”,说自己为政很拙劣,建园自得乐。园分东、中、西三部分,水面开阔,布局疏朗,建筑别致,多对景、借景佳作。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拙政园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然当然,我这里没有介绍苏州园林的意思。一是苏州人没有邀请我介绍,二是我自己也没那巨大的本事把个誉满天下的苏州园林介绍好,我只是想说说那个让我久久不能忘记的解说员。
她是我们花60员钱雇来的解说员,忘记了她从哪个方向走过来,只记得初见她的那一刻,我在所有同伴的脸上都读到了“失望”。
她是一个50多岁的小个子,顶多1.50米,容貌不似一般苏州女子那般清丽,倒是很东北, 穿了一件老式西服,灰色的,过于肥大,脑后束了一条不长不短的水辫,不很讲究。根据经验,我断定她是哪个园领导的家属或亲戚,下岗了,无事了,背上几句台词,做了解说员。
进得园门,迎面是一座假山。解说员说:我们中国人的总体性格是自敛的、内向的,家中无限奢华不肯轻易展示给外人,所以要修一山来遮挡门户,所谓开门见山。欲观园中景,需向山后行。
拙政园中最高的建筑是见山楼,建造时是姑苏最高处。在这里,解说员告诉我们古人有着怎样一种唯美心境,他们是如何随手束云的,又是如何随心栽梦的。
50多岁的女解说员讲着一口吴侬软语,始终面带微笑,而就在她那平和的、古韵十足的语调里,我听出了一种不可动摇的自信和对苏州园林入骨入心的爱:
“所谓园林有四大要素,就是山、水、花木和建筑。日本人最喜欢苏州园林,又是派人来学,又是邀请专家。我知道他们国家现在有两处比较不错的园林,都是仿造苏州园林修建的,花木好,建筑也美,山也像那么回事儿,只可惜没有水。这就败了。没有水怎么可以称为园林呢?感觉就不对了。”
“现在全国各地都来学苏州园林。有钱了么!谁都想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美一些,可是学来学去,没有一处园林能超过苏州。你可以学了它的形,你却怎么也学不来它的神。有一种错误的理论,以为现代人一准比古人有能耐。不一定。我们苏州园林的精致和美而不俗,太能表明古人的智慧有多么高了。我们苏州园林里的借景和对景技巧,是许多现代建筑师搞不懂、弄不来的。”
“有人说中国人对自己不够意思,把最好的名字都给了外国人,什么‘英’啊‘美’啊的,怎么不管美国叫‘阿国’呢?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我们中国这个国家就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我们不仅给别人起了好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也不错呀!中国这个名字多好!我们中国就是在世界的最中心,有许多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比如拙政园。外国有的东西,我们最终会有,我们可以学习,可是我们有的东西,外国人就不一定会有了,比如拙政园。”
“现在全国各地的河流都面临治污问题,拙政园也是如此。我们不久前从国外进口了一台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清污机。可是我们拙政园的清污不同一般,它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一方面我们要清污,要保持水面的清洁,要让游人喜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为了保护荷花而故意把清污工作做得糊涂些。因为美丽的荷花是生长在污泥中的植物,她出污泥而不染,大方磊落,不掩饰自己的出身。如果我们的清污工作做得太机械,把污泥全部清理掉,既而把荷花杆儿都露出来的话,荷花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不美观了,而是根本活不成。模糊数学据说能解决很多问题,模糊清污我们实践得也不错呀!”
“拙政园当年的主人心境高雅,当然也有雄厚的物资基础。他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极力追求赏心悦目。用现在的话讲,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不仅要听琴,还要听风听雨。秋天来了,荷花败了,可是他不让你把残叶都收走,他还要留一部分,还派了大用场,所谓留荷听雨。瞧这个亭子,‘荷风四面’。多美的诗句啊:‘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哇塞!这个小个子解说员和拙政园一样美不胜收,我真的无法辨别她和园林哪个更让我惊诧,哪个更美!在她面前,我直觉得自己好没品味,好没感觉,好没文化。她也是苏州的骄傲。她是苏州众多的不为人知亦或熟视无睹的骄傲中的一项。
上一篇:苏州园林的风水讲解
下一篇:留园精湛丰富的空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