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穷养女孩富养? 男孩教育
父母课堂 由土凤凰供稿
电视剧《蜗居》里海藻妈说跟海藻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我吃亏就亏在这辈子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两个提供好一点的生活环境,但凡你们从小经历过富裕,也不会为眼前的小恩小惠所迷惑。”这部现实的电视剧再度引发了一个关于教育的热门话题———“男孩穷养,女孩富养。”
男孩子穷着养,才能知道奋斗,在孩子成长初期培养他有爱心、乐于助人、正直善良、勤俭节约的品质,会使他受益终身,成为蕴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取之不尽的资本。高贵典雅的女孩子,就有富贵祥和的命运,能使自己的周围产生安乐稳定的氛围,网上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对来自全球301位成功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后发现,这些人在青少年时代,大都具有镇定自若、尊贵大气、坚强自主、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与父母为孩子们营造的环境息息相关。
在记者的采访中,支持“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一观点的家长人数也不在少数,基本上是一半一半。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道理,也有自己的主张。
1 这是一个伪命题
当记者就这个话题展开采访的时候,一位吴先生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难道男孩就不会面临物质的诱惑?女孩富养是要把她培养成败家娘们吗?我觉得教育不能简单归结为穷和富,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吴先生认为培养男孩成才或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人,并不意味着仅仅让他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虽然这是一个人成才的基本条件,但是仅仅是基本条件。他觉得教育孩子,首先要在家庭能负担的范围内尽量投入,在家庭能接受的范围内,不论是抚养男孩还是女孩,所要花费的心血、金钱,都是不相伯仲的,只是教育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盲目追求富养,那是违反人伦。“比如说卖血送子女读贵族学校,那是白痴。”吴先生这么告诉记者。
吴先生的观点是,富足舒适的成长环境,从小使女孩对高质量的生活耳濡目染,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孩长大后可能会很有品味,会创造有情调的生活,但是真正有品位、有情调的生活,并不仅仅是依靠金钱堆砌出来的。社会上所谓“女孩富养”的观点,是说目的为了让她长大后不要被一块蛋糕骗走,但是吴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有失片面,这种富养的观念会不会变相教育出一个势利的女孩呢?这在教育的过程本身是没有定论的,而从男人的角度,吴先生也不会觉得女孩子骄生惯养、骄奢浪费就有多少魅力。
气质高雅、对生活的品味等特质是家教所赐,所谓家教,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学,二是教化,二者缺一不可,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但是这与富养不能混为一谈。
2 男孩女孩一样养
持有吴先生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采访中,儿子已经上初中的杨女士就表示在她看来并不存在穷养富养的差别,男孩女孩一样养,关键是要教给孩子对金钱和生活的正确态度。
在杨女士看来,每家父母的观点不同,当然教出来的孩子也会不同。“其实男孩女孩在人格、品质上应该是一样教育的,消费习惯上也应该一样,该花钱的地方就不要吝啬,不该花的钱也不要浪费。”杨女士接着也表示当然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也是每家有不同的标准,跟各家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有关,比如一双耐克鞋在有的家里就是正常的消费品,但在有的家里就是奢侈品,她认为这没有所谓的标准,因人而异,但是无所谓穷养富养的问题。
另一位女士Nono也告诉记者,在她眼中,男孩女孩都一样,“我总觉得现在小孩不能给予太过于丰富的物质及金钱享受,不能给他们有那种随手可得的感觉。”她也不觉得需要特别区分“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概念,她告诉记者,她教儿子就是要他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娇宠,做得好可以把他很想要的东西当奖励,但是首先是要儿子学会付出。
同样从事媒体工作的宋女士在记者采访中表示,无论男孩女孩,她认为都应该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吃些苦。宋女士告诉记者,按他们的家庭环境来说,基本上算小康水平,没有特殊地穷,也不会有特殊地富,家里过什么日子孩子就过什么日子。“我的观念里,不分男孩女孩,都应该有点吃苦的经历。谁能保证一辈子锦衣玉食?早做点准备万一哪天败了也能过得下去,何况我们这种也就是一般家庭的收入,还谈不上锦衣玉食哪。”
宋女士表示,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也会经常给女儿灌输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应该不论什么样的生活都要能过才行。宋女士是70后人士,她给女儿讲自己小时候的事,包括当时那个年代物质上的匮乏、公共厕所、公共澡堂等等。宋女士说她女儿听得津津有味的,还说要是她生活在那个时候她就不活了。宋女士便接着告诉女儿:“人哪,得什么样的日子都能过,好日子会过,坏日子也得会过。”然后她女儿便状若有所思。
“我希望能教导我女儿,什么样的日子不仅都能过,还都能过得有滋味,不要太专注在物质上。”
宋女士还举了个例子,说她有一次带着女儿去河边溜达,那是一个比较荒凉的地界,是宋女士本人比较喜欢的调调,她带着相机去拍片子搞点小创作,顺便带女儿也逛逛。她们是采用徒步的方式,在河边前行。宋女士告诉记者,她女儿开始还挺兴致盎然的,到处看、随时问,不过逛了一个多小时后小孩子开始不耐烦了,因为这个地方能看的、该看的都看得差不多了,女儿跟宋女士说:“妈妈咱们别逛了,咱们去个豪华的地方吧,我不想在这儿了。”结果宋女士只好结束了自己的这次创作,带着女儿去了Shopping Mall,“她喜欢‘豪华的地方’。”宋女士说。
不过宋女士也表示,等女儿再大一点,她会想办法带她吃些苦,现在六岁的女儿毕竟还是有点小,真要让她有点吃苦的经历,也挺不容易的。
3 天行健地势坤
科学研究发现:染色体、大脑结构、荷尔蒙,这三大生理因素决定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男孩女孩都各有特点,存在不少差异。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其实传统上也是因着男女之间这些天生的差异,同时顺应历史上“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教育观点。但在现代社会,男女在社会上的角色已经并非是固定化和单一化的了,所以穷养与富养所涵盖的意义就更为广泛。
记者采访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维扬先生表示,在心理学的角度“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一观念可以用易经的两句话进行一个简单解读,即:天行健,地势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经的第一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接下来的第二句。德行的培养需要很多训练,是一种承载。张先生认为“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样的说法,就是“男孩要磨炼,女孩要体面”这样的含义。男孩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多接受外界的刺激和锤炼,增强社会适应性,学会独立生活,要自强。而女孩由于其自身敏感的特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来自家庭的关注和呵护,学会自尊自爱,培养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气质。
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其实殊途同归,都是培养人格的自信、自立和智慧。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宽广的心胸、得体的举止、文明的习惯以及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这些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不应有别。
男孩子穷着养,才能知道奋斗,在孩子成长初期培养他有爱心、乐于助人、正直善良、勤俭节约的品质,会使他受益终身,成为蕴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取之不尽的资本。高贵典雅的女孩子,就有富贵祥和的命运,能使自己的周围产生安乐稳定的氛围,网上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对来自全球301位成功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后发现,这些人在青少年时代,大都具有镇定自若、尊贵大气、坚强自主、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与父母为孩子们营造的环境息息相关。
在记者的采访中,支持“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一观点的家长人数也不在少数,基本上是一半一半。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道理,也有自己的主张。
1 这是一个伪命题
当记者就这个话题展开采访的时候,一位吴先生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难道男孩就不会面临物质的诱惑?女孩富养是要把她培养成败家娘们吗?我觉得教育不能简单归结为穷和富,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吴先生认为培养男孩成才或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人,并不意味着仅仅让他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虽然这是一个人成才的基本条件,但是仅仅是基本条件。他觉得教育孩子,首先要在家庭能负担的范围内尽量投入,在家庭能接受的范围内,不论是抚养男孩还是女孩,所要花费的心血、金钱,都是不相伯仲的,只是教育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盲目追求富养,那是违反人伦。“比如说卖血送子女读贵族学校,那是白痴。”吴先生这么告诉记者。
吴先生的观点是,富足舒适的成长环境,从小使女孩对高质量的生活耳濡目染,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孩长大后可能会很有品味,会创造有情调的生活,但是真正有品位、有情调的生活,并不仅仅是依靠金钱堆砌出来的。社会上所谓“女孩富养”的观点,是说目的为了让她长大后不要被一块蛋糕骗走,但是吴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有失片面,这种富养的观念会不会变相教育出一个势利的女孩呢?这在教育的过程本身是没有定论的,而从男人的角度,吴先生也不会觉得女孩子骄生惯养、骄奢浪费就有多少魅力。
气质高雅、对生活的品味等特质是家教所赐,所谓家教,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学,二是教化,二者缺一不可,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但是这与富养不能混为一谈。
2 男孩女孩一样养
持有吴先生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采访中,儿子已经上初中的杨女士就表示在她看来并不存在穷养富养的差别,男孩女孩一样养,关键是要教给孩子对金钱和生活的正确态度。
在杨女士看来,每家父母的观点不同,当然教出来的孩子也会不同。“其实男孩女孩在人格、品质上应该是一样教育的,消费习惯上也应该一样,该花钱的地方就不要吝啬,不该花的钱也不要浪费。”杨女士接着也表示当然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也是每家有不同的标准,跟各家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有关,比如一双耐克鞋在有的家里就是正常的消费品,但在有的家里就是奢侈品,她认为这没有所谓的标准,因人而异,但是无所谓穷养富养的问题。
另一位女士Nono也告诉记者,在她眼中,男孩女孩都一样,“我总觉得现在小孩不能给予太过于丰富的物质及金钱享受,不能给他们有那种随手可得的感觉。”她也不觉得需要特别区分“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概念,她告诉记者,她教儿子就是要他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娇宠,做得好可以把他很想要的东西当奖励,但是首先是要儿子学会付出。
同样从事媒体工作的宋女士在记者采访中表示,无论男孩女孩,她认为都应该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吃些苦。宋女士告诉记者,按他们的家庭环境来说,基本上算小康水平,没有特殊地穷,也不会有特殊地富,家里过什么日子孩子就过什么日子。“我的观念里,不分男孩女孩,都应该有点吃苦的经历。谁能保证一辈子锦衣玉食?早做点准备万一哪天败了也能过得下去,何况我们这种也就是一般家庭的收入,还谈不上锦衣玉食哪。”
宋女士表示,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也会经常给女儿灌输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应该不论什么样的生活都要能过才行。宋女士是70后人士,她给女儿讲自己小时候的事,包括当时那个年代物质上的匮乏、公共厕所、公共澡堂等等。宋女士说她女儿听得津津有味的,还说要是她生活在那个时候她就不活了。宋女士便接着告诉女儿:“人哪,得什么样的日子都能过,好日子会过,坏日子也得会过。”然后她女儿便状若有所思。
“我希望能教导我女儿,什么样的日子不仅都能过,还都能过得有滋味,不要太专注在物质上。”
宋女士还举了个例子,说她有一次带着女儿去河边溜达,那是一个比较荒凉的地界,是宋女士本人比较喜欢的调调,她带着相机去拍片子搞点小创作,顺便带女儿也逛逛。她们是采用徒步的方式,在河边前行。宋女士告诉记者,她女儿开始还挺兴致盎然的,到处看、随时问,不过逛了一个多小时后小孩子开始不耐烦了,因为这个地方能看的、该看的都看得差不多了,女儿跟宋女士说:“妈妈咱们别逛了,咱们去个豪华的地方吧,我不想在这儿了。”结果宋女士只好结束了自己的这次创作,带着女儿去了Shopping Mall,“她喜欢‘豪华的地方’。”宋女士说。
不过宋女士也表示,等女儿再大一点,她会想办法带她吃些苦,现在六岁的女儿毕竟还是有点小,真要让她有点吃苦的经历,也挺不容易的。
3 天行健地势坤
科学研究发现:染色体、大脑结构、荷尔蒙,这三大生理因素决定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男孩女孩都各有特点,存在不少差异。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其实传统上也是因着男女之间这些天生的差异,同时顺应历史上“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教育观点。但在现代社会,男女在社会上的角色已经并非是固定化和单一化的了,所以穷养与富养所涵盖的意义就更为广泛。
记者采访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维扬先生表示,在心理学的角度“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一观念可以用易经的两句话进行一个简单解读,即:天行健,地势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经的第一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接下来的第二句。德行的培养需要很多训练,是一种承载。张先生认为“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样的说法,就是“男孩要磨炼,女孩要体面”这样的含义。男孩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多接受外界的刺激和锤炼,增强社会适应性,学会独立生活,要自强。而女孩由于其自身敏感的特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来自家庭的关注和呵护,学会自尊自爱,培养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气质。
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其实殊途同归,都是培养人格的自信、自立和智慧。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宽广的心胸、得体的举止、文明的习惯以及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这些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不应有别。
上一篇:男孩与女孩养育的区别--男孩篇
下一篇:男孩女孩学习能力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