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

我选择做全职妈妈 家长教育观

父母课堂土凤凰供稿
抱儿子出去玩儿,常有人莫名其妙地问我:“这孩子是谁带着呢?”
我的孩子,当然是我来了,还能是谁带?
后来渐渐明白这个问话的含义:很多孩子都是家里老人或保姆给带着,有的甚至出生不久就远离父母送回老家。当妈的自己带孩子的占少数,所以别人看我,是稀有动物。
我家虽然有保姆,但她每天晚上下班,周末休息。邻居对这样的安排不理解,因为他们的保姆都是24小时工作。他们觉得我花那么多钱,还要自己辛苦,太亏了。
更让我与众不同的是,自打准备要孩子,我就辞去了收入颇丰的高级职位,潜心在家怀孕、生育、养孩子,并计划在孩子三周岁之前,留在家里,发展我的写作事业。
为什么?
因为我舍不得离开孩子。我喜欢待在家里陪孩子玩儿,看着他的可爱模样,心里像灌了蜜糖似的,一天到晚美不胜收。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把我从他身边吸引走。

一个真正得到过母爱的孩子,才会培养出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会懂得真正去爱别人。

儿童心理雪茄说,孩子在学龄前是与父母培养亲子感情、建立完全家庭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只有在获得完全的家庭安全感之后,才能健康地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做母亲的,对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应当有充分的照顾和情感上的亲密交流,以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地发展。同时,孩子智慧的发展,也必须自婴儿时期得到父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关注。因为婴儿最早的智慧活动,常是倏忽即逝,要靠父母捕捉、发现并演化它。
我母亲四年前去世了,我婆婆远在新西兰、西方文化中并没有老人帮助儿媳妇养育第三代的传统。即使家里有老人,我也不会叫她们来替我看孩子。我比较推崇西方人的观点:既然生下孩子,就要自己养,这是做母亲不容推卸的责任和权利。一个真正得到过母爱的孩子,才会培养出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会懂得真正去爱别人。所以,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放弃三年工作,完全是值得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亲手抚养孩子,怎能了解他的脾气秉性、思想情感和爱好?不了解他的一切,怎能有效地教导他?不亲手抚养孩子,孩子怎会亲近你信任你?不信任你,他凭什么要听你的话?

我不主张把孩子送全托幼儿园

儿子三岁时,我会送他去日托幼儿园,送到一个集体里,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并开始适当的初级教育。那时我也许会走出家门开始新的事业。但是无论工作多忙,儿子每天都会回家来和爸爸妈妈共度时光,交流感情和思想,在家里的床上睡觉。在任何情况下,我绝对不会把孩子送进全托幼儿园。
全托幼儿园极具中国特色,在西方早已不见其踪影。问把孩子送进那里的家长全托有什么好处,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回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真是这样吗?西方国家没有全托幼儿园,他们的孩子也都很独立,而且其独立能力远远超出中国孩子。可见全托没有什么优势,日托或在家里成长的孩子照样能学会独立。
西方对此问题早有研究,也早有定论。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而这创伤的程度,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包尔比说,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他们无一例外会感到被父母遗弃、自己做错了什么事、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不要自己了。有些经历全托的孩子表面上活泼开朗,实际内心极度孤独自卑。而且,全托的负面影响,不一定能马上看出来,而是往往要等到成年之后才显露,是一颗埋藏极深的定时炸弹。
全托唯一的“好处”就是解脱父母,不必承担每天养育孩子的辛劳,全托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满足家长的需要,是把家长的利益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选择。
有些送孩子上全托的父母以工作太忙为理由。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人把为了事业牺牲家庭当作一件平常事,甚至高唱赞歌。而在西方国家,父母亲手养育子女才是天经地义。为了工作牺牲孩子,不但是一件说不出口的羞耻事,在有些地方可能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孩子来说,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奢华。

有些父母冠冕堂皇地说他们忙,是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安逸的生活。殊不知,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物质的优越,而是父母的怀抱。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奢华。
无论哪一种文化,每个孩子的最大需求都一样:每天并且经常得到父母的爱抚。任何全托幼儿园的老师都无法做到给每个孩子足够的个人关注,更不用提亲密的身体接触。得不到父母亲吻、拥抱的孩子会产生皮肤饥渴,会变得焦虑、封闭、愤怒、冷漠,或者富有攻击性和冒险性,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尤其在成年后,会变得格外嫉妒心重、害怕失去爱情、过分依赖甚至纠缠与他们关系亲密的人。犯罪之人,细究其童年,多半曾被父母冷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
生育不是一件纯粹个人的行为,而是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对孩子负责,对社会负责。在做好全心全意养育孩子的准备之前,我选择不生育;而一旦生下孩子,我就要认真抚养他。因此我拖到35岁,确认自己准备就绪时才生育。
儿子刚刚一岁多,身心发育超过同龄幼儿。他高大健壮聪明活泼,爱笑爱玩儿不认生,也十分独立有主见,一看即知是个也着坚实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小家伙。由于一直母乳喂养,他很依恋我,但不是粘人哭闹不撒手的那种。他虽然好奇心重,胆子也大,但很懂得保护自己,没有把握的动作他要找到妈妈的帮助才做。
这一切,根据育儿专家的观点,是我与他朝夕相处、亲手抚育他的成果。
最神奇的是,我的孩子不到四个月就会叫“妈妈”,每天听着他细嫩的嗓音频频发出这世界上最美妙的称呼,我的心啊,别提多幸福了!
我身边有很多外国的妈妈,不少人有两三个孩子。她们不都是全职母亲,有的甚至是大型公司的高级职员,工作繁忙,但坚持每天与孩子共度时光。听说中国有全托幼儿园,一律感到不可思议。她们问,中国有老人帮助带孩子的传统,请保姆也很便宜,而且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为什么还要把孩子送走?自己不愿养孩子为什么还要生?
中央电视台“半天天”节目曾做过一期全托话题,编导到一家幼儿园采访全托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表示不愿意上全托,愿意每天回家,问他们为什么,一位小男孩脱口而出:“家里有床!”
看到这里,我哗一下笑出来:幼儿园没有床吗?但是在孩子心目中,只有自己家里的床,才真正算数啊。
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十分短暂,但却影响他的一生。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不能暂时将一些事情放到一边呢?又有什么比抚养孩子更重要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