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2021霜降节气的来历及农事活动 节日起源

节日知识优尔供稿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同时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是降温的标志,代表着天气渐冷,并且开始降霜了。下面是9252儿童网小编整理了霜降节气的来历及农事活动,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霜降节气的由来

霜降,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划分节气,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戌位(西北方),为霜降节气。汉至明末,以“平气法”(时间平均法)划分节气,用圭表测日影确定冬至日,以冬至为起始,每个节气间隔时间约15天,霜降约在冬至后300天。清初(1645年)起至今,以“定气法”划分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霜降过后,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较热,秋燥明显。“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天气渐渐变冷,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大的表现,故以“霜降”来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

霜降节令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阴气始凝。霜降节气后,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明显感到早晚较冷。“霜降节气最明显的就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

古代平气法节气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霜降有什么农事活动

“霜降”也是重要的农作时期,霜降节气是大秋作物最后完成收获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此时正值冬麦播种的黄金季节。油菜一般已进入二叶期,“霜降一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霜降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大量收挖红苕。霜降后全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农田土壤,该种的已经种上了,部分农地将处于冬闲时段。华北地区霜降后,即到了收获大白菜的时候。

霜降对于棉花价格来说就是一道分水岭。这是由于霜后的棉花基本比霜前的棉花每公斤要低1元左右。由于霜前花的质量比霜后花要好,很多纺纱厂纺的高质量棉纱基本都用霜前花,棉农都力争把棉花在霜降之前采摘上来卖掉。

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降霜。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由于气候逐渐转为寒冷,一旦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很容易形成霜冻,给小麦、油菜等处于幼苗期的抗寒能力差的农作物造成冻害,霜冻还会影响棉花的品质,形成“霜后花”或“红花”。

防霜措施有:

①适时早种,错开晚秋霜冻;②选用早熟高产品种;③浇水,因为干土比湿土散热快;④熏烟,可在小范围内形成保温云层,减轻冻害;⑤锄地,“锄头有火”,可提高地温;⑥施腐植酸钠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试验证明:施于山药、玉米、糜谷,可提前成熟5-7天;⑦植树造林,它可调节气温,彻底改变环境。

霜降节气的农事管理主要有:

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对于冬麦和油菜应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防治蚜虫。晚稻成熟后抓紧收获,以防雀害和落粒。南方适时挖苕很重要。过早收挖红苕,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此时对收获了大豆、棉花、甘薯等秋作物的北方农田,进行深度耕翻有利减少还原性有害物质的积累,以保持土壤的健康。同时土壤耕翻要结合全层施用有机肥料,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霜降节气气候怎么样?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气温渐渐转冷。霜降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霜降后,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

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

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

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节气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这时节冷空气南下,天气越来越冻,我国南方地区早晚较冷;

而北方部分地区早已入冬,部分地区温度已降到0摄氏度以下,如东北地区的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西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