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修复师缺失导致文物损失严重 古建保护
文化常识 由优尔供稿第十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于9月18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出土青铜器的利用保护”。与会人员就铜、铁、纸、绢等不同质地文物的修复保护技术、3D扫描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索。研讨会还总结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提出了现阶段新体制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物工作已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而中国仍停留在抢救性保护阶段。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文物修复师的缺乏。中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也不过2000人。行业标准缺失、培养机制不健全、职业社会地位低是阻碍当前文物修复师培养的最根本原因。
针对文物修复师培养难题,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主任阙显凤也分享了三星堆博物馆的相关经验:多元化人才培养,项目制管理,灵活考评体制。在馆内原有的文物修复师一带一培养模式基础上,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馆校人才培养合作,博物馆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学校又为博物馆提供人员进修培养与人才供给;博物馆还与三星堆古蜀文化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制合作,通过项目制合作,整合技术、人力和市场资源,同时发挥公司化与项目制经营优势,打破体制藩篱,有效提高文物修复师劳动回报率。
上一篇:云龙湖古建保护工程正在调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