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不可不知的新春年俗 传统文化

文化常识优尔供稿
    福字该不该倒着贴?压岁钱压的是岁还是“祟”?除了饺子、汤圆和春卷也能唱主角儿?过年,聚的是团圆,品的是年味,话的是年俗。
  
  忙年从腊八开始
  
  中国人对于春节的重视,从教给小孩子的童谣中就能看的出: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粥
  
  依照传统,从腊月初八开始就要正式进入忙年了。“腊”有新旧交替的含义,腊八则意味着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一般来说,腊八粥是以糯米和红豆、桂元、枣子、栗子、花生、榛子、白果、松子等煮成甜稀饭,在隆冬里吃来营养可口又暖和。
  
  福字还得正着贴
  
  老百姓家里常常把福字倒着贴,“倒”与“到”谐音,取“福到了”的寓意。殊不知,这福字还是正着贴才好。
  
  “福”字左边礻字旁表“示”意,右边“一、口、田”,其中一是房梁,口是人口,田是有田地,如果将“福”字倒过来贴则使房梁倒置,福气就“外漏”了!传统年俗中,大门是全家人、客人出入的必经之处,应是让人感觉庄重、恭敬的处在,大门的门心不讲究贴福字,冯骥才先生也认为“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过去也有人在家里的柜子上贴福字,因为柜子是存储的地方,以表示福气一直在家里。
  
  压岁钱压的是什么
  
  中国传统的压岁钱有两种,“岁”与“祟”谐音,长辈们赠送压岁钱以此为孩子们驱邪免灾送上平安。而另一种则是晚辈给长辈的,这种“压岁”指的是压住年岁,祈求老人岁岁平安。
  
  汤圆春卷唱主角儿
  
  新年除了吃饺子,汤圆、春卷、年糕也都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主食,它们象征着阖家团圆,也寄托了对来年的美好期盼。春节也在冬末春初的时候,立春节气一到,在南方人们都要吃春卷来庆祝。北方庆祝新年多吃饺子,而在南方除夕的夜晚,人们则习惯吃汤圆。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最早是为年夜祭神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