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正视现代建筑“仿古” 古建筑设计
文化常识 由优尔供稿随着国外建筑师入驻中国,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逐渐流失,几乎造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和文化的断层。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乡建设走了“弯路”。他们丢失了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美学、哲学和技术内涵,一味模仿西方的洋建筑。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在一些政府官员的主持和引导下,将城镇化建设引向了误区,丧失了民族特色,造成千城一面的结果。
“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沉淀了美学、科学、哲学的。”建筑设计师认为,中国传统古建筑有些保存上千年也不倒塌,是有其科学性的。梁柱的关键性支撑以及斗拱的力学功能,榫卯的韧性连结使木构建筑有很大的柔性,和非常好的抗震性能。尤其外形最鲜明的大屋顶,其曲面不仅有美感,而且保证了排水效能。最关键的是,它的设计与光照有一定的角度讲究,杰出的设计师总可以找到保证冬天取得最大太阳光照和夏天最小太阳光照的平衡点。
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规划中,已经明确了关于中国城乡建设的原则——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这已经为中国民族建筑指明了方向,“设计者一方面要保护已有的古建,另一方面要保证新建的建筑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这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吻合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信号。对于这些年出现在建筑领域的怪象,设计队伍和人员应该及时调整思路,同时也要注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改变知识体系,迅速改变中国建筑师对本民族建筑一无所知的不正常现象。”
设计者应该明确的是,现代中式风格的设计并不是将传统的装饰构件作为一种符号,一成不变地运用到建筑中。
很多建筑圈内的专家一致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空间的要求不同,功能性、审美性和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要对传统与现代共存、新与旧相统一的空间环境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契合点。在使用传统建筑工艺建造现代建筑时,要“得义忘相”,不拘泥于形式。
上一篇:浅析中国古代建筑设计风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