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

刘士骥:兴学开智 振兴教育 家风文化

家风家训小雪供稿

刘士骥(1857—1909年),清末著名民族教育家、实业家,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人。20岁入读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连擢第一。清光绪十一年间(1885)被选为拔贡,8年后考取恩科举人。历任广西永淳知县、广东怀集知县、两广学务处查学委员等职。

刘士骥

家风传承 轻财仗义

刘家祖辈虽穷,家风却很好。刘士骥的祖父刘渭中宁肯自己饿着,也先让父母吃饱,“乡人知情,皆以孝甚称之”。后来,刘渭中经商致富后,节俭如故,以奢华为戒,同时又轻财仗义,热心公益事业,邑中有事,如筑桥修路,常常捐款相助,当地知县旌以 “同襄义举”“乐善好施”二匾。

刘渭中的三儿子刘壮清(刘士骥的父亲),继承了这良好家风,在龙门县城经商,亦乐善好施,捐资修桥整路,有乃父之风。良好的家风在刘士骥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为他日后教育报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忧国忧民 兴学开智

光绪二十一年,刘士骥在北京参加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为国鼓呼,为民请命。在北京期间,刘士骥联同京外官绅,具呈都察院,代奏请免广东苛捐杂税,得到光绪皇帝的许可,交由两广总督分别豁免,两广人民欢欣鼓舞。

在广西永淳任上,刘士骥开始显露杰出的教育才能。当时永淳县盗贼遍野,民众生活艰辛,官府无暇顾及地方教育,连昔日仅有的两所义学也被废弃变成菜园。刘士骥上任后立即召开士绅会议,慷慨陈词,认为要富国强兵,必须从教育青少年开始,于是决议先修复两所义学,改为蒙养学堂(初级小学),然后筹款兴办“紫澜学堂”,永淳教育事业日渐振兴。

刘士骥在永淳仅用80多天,就完成了兴蒙学、开民智的壮举。他不仅看到了启蒙教育与国运的密切关系,寄希望于少年一代,而且已关注到海外华侨的教育。

退而不休 创立新学

刘士骥补授怀集知县不久,因病辞官返回龙门老家。地处僻壤的刘士骥没有闲下来,倾心致力于家乡文教事业。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刘士骥联合当地政要策划改清代兴贤书院为龙门官立高等小学堂,发展新式教育。面对侵占教育经费的官吏,刘士骥发布《敬告龙门本籍士绅文》,痛斥贪官,伸张正义,同时移文县官,要求拨还相关款项。龙门首间新式学堂龙门官立高等小学堂由此创立。

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对刘士骥留心学务、热心教育早有耳闻,特聘他出任两广学务处查学委员,发展新式教育。在刘士骥的大力推广下,新式教育得以在广东、广西推行,为晚清两广教育改制作出重大贡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两广总督岑春煊奏称,刘士骥在出任两广学务处查学委员任上,“遇有各属所办学堂,派往查视,均能事事踏实”,奏请朝廷奖励刘士骥。

刘士骥在广州先后创办了清平、善庆、芳村、丛桂、观成、珠光、东关等7所小学堂。尤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刘士骥在广州期间,又一手筹办了中山大学前身——两广优级师范学堂,为岭南名校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士骥的大儿子刘作楫,是晚清秀才,后来成为龙门县立中学校长,为教育鞠躬尽瘁,二儿子刘作伊,成为龙门一方名流,曾任民国龙门县县长,为桑梓多有贡献。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