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内能与热机课堂实录与点评 初中物理教案

物理教案土凤凰供稿
《内能与热机》复习课实录与点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采用了“导学讲评式教学”模式设计了本堂研究课,并辅以组与组竞争的方式,让学生能主动的以多种方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乐学中落实双基。张老师借年级借班上了本节课,我们用下面的课堂实录及其点评与同仁们汇报。

师:请大家观察一个小实验(演示:用酒精灯给一个烧杯里的水加热)。如果已知水的质量,用温度计测出水的初温和末温,能否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

生(齐):能。

师:酒精灯放出的热量能否完全被水吸收?

生:不能。

生:有可能。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课,相信大家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板书:内能与热机)

点评1:用实验导入课题,启思维、激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更可喜的是走出了“实验难进复习课的误区”。

师:在今天的9个学习小组中,要评选出优秀小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开动脑筋,又好又快的为自己组争光、添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个学习环节。首先进入【知识梳理】环节。请每一个同学用自己的红色笔批改另外一个同学在学案上完成的作业,并由组长汇报完成情况。

点评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类似智力竞赛的学习活动(何止是智力竞赛,是综合素质的。。。),每个学生都是小老师,要评判别人作业的正误并讲解出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面向全体得到了真正落实,营造了评价讲解的学习氛围。

【知识疏理】

1.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 叫做热量,其符号是 ,国际单位是 。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 , 物体将能量向

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 。

3.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物质的 。符号是 ,国际单位 。

4.水的比热容是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5.人们把1Kg某种燃料 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 。符号是 ,单位: 或

6.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燃料 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的 。

7. 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焦耳/千克•℃,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的燃烧值是3.0×107焦耳/千克,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1千克酒精分成两等份,则每一份与等分前相比,下列物理量变化情况是:质量__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密度_____,比热容__________,燃烧值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热值、比热容和热量公式

①.求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 ,其中C为比热容。

②.燃料燃烧:Q放= , 其中q为热值。

变形求:燃料质量m= 。

③.利用率: = , 变形求:Q吸=Q放×

④.热机效率: = ,变形求:Q有 = Q总×

学生积极的讨论,评判做题的对与错并批改作业,教师巡视、管理、指导。

师:哪一组先来汇报?(利用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

生1:我们这1组完成的还可以,有些同学对酒精的比热容和燃烧值的物理意义不会写。

生2:我们这组的主要问题是对比热容、热值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楚,有的同学会认为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生3:我们这一组对热机的效率不够清楚,会把热机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写成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

(其他组都汇报了情况)

师:基础知识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内容,同学们完成得都不错,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希望同学们用心理解。对此我对同学们的表现很满意,所以我给每一组都加10分!

点评3:把评价纳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在组内评价的基础上,组织更大范围内的讲解评价交流,纠正理解上的偏差,确保双基落实,进一步调动每个组每个学生的兴趣。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典型例题分析】,此环节将会拉大组与组之间的距离哦!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游戏规则:1、2、3组在学案上完成第1道题;4、5、6组完成第2道题;7、8、9组完成第3道题。完成后请每组同学板书在黑板上,其他同学立刻完成另外2道题。

点评4:在【知识梳理】环节,同学们(得到老师的最大鼓励)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为进入第2环节作好了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所以,我们设计的典型例题思维层次高一些。

【典例分析】

例1.现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容C铝>C铁>C铜 。

(1)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后,吸收热量最多的是 块

(2)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末温最高的是 块

例2.小华家给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了20℃,如果此时水吸收了

1.68×105J的热量,问加热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C水=4.2×103J/(kg.℃)

例3.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0.1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如果这些热量由酒精燃烧提供,至少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酒精?

( C水=4.2×103J/(kg.℃), 酒精的热值3.0×107J/Kg )

教师巡视、指导

师:看来同学们的3道题都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掌声有请第1组的同学简单的讲解解题过程!

生众:鼓掌。

生4:第1题是利用Q=c m△T,当m和△T都相同时,只看比热容c,而已知C铝>C铁>C铜,所以铝块吸收的热量最多。第二问中Q吸的热量和质量m相同,比热容越小,温度升高的越高,而铜块的比热容最小,所以铜块升高的温度更高。

师:请今天的大众评委给第1组的同学打分!

生(齐):满分10分!

师:我们来看一下也是完成第1题的第2、3组完成的情况,嗯,都正确,都打10分!

生众:哇塞!

师:接下来我们看第2道题,掌声响起来,有请先举手的第6组同学上台讲解!

生众:鼓掌。

生5:已知: 4.2×103J/(kg•℃) Q吸=1.68×105J △T=20℃

求:m=?

解:由Q=c m △T得

m =Q/c△T=1.68×105J÷4.2×103J/(kg•℃)20℃

=2kg

答:加热的水的质量是2千克。

(学生上台讲解过程)

师:大众评委,你们打多少分?请说出有什么问题?

生6:我们这一组认为做得不错,没什么问题,但是在讲解中,C水是4.2×103J/(kg•℃),而这位同学在讲解过程中说成了4.2×103J。把单位说错了,所以我们这一组打9分。

师:看来同学们听得很仔细。接下来看看第4、5组完成第2题的情况。大众评位在哪里?

(第4、5组同学的板书略)儿童网教案www.9252.com/jiaoan/

生7:我们这组认为第4组的同学完全正确,打10分。

生8:我们这组认为第5组的同学没有在已知中标出C水,所以打9分。

师:同学们观察都很仔细,现在掌声有请第7组的同学上台为我们讲解第3道题。

生9:由已知:m水=0.1kg △T=100℃-20℃=80℃ C水= 4.2×103J/kg•℃ q=3×107J/kg

求:(1)Q吸=?(2)m=?

解:(1)由Q吸=c m △T得

Q吸=4.2×103J/kg•℃×0.1kg×80℃

=3.36×104J

(2)由Q吸=mq得

m=Q吸/q=3.36×104J÷3×107J/kg=0.00112kg

答:水吸收的热量3.36×104J,至少要完全燃烧0.00112kg。

(这时每个组另外的同学纷纷上黑板抢着改错)

师:请其他组的大众评委给予评价。

生10:我们这组认为第二问中酒精质量和水的质量要有区别, m应写成m酒,答案最好用科学技术法表示即1.12×10-3kg,准确而且不容易出错。所以我们组打9分。

师:其他组的同学还有意见吗?

生11:比热容单位应该是J/(kg•℃),他没有打括号。

师:第7组同学板书虽然不够规范,,但是讲解时语言流畅。只扣1分,打9分!我们来看第8、9组做的情况怎么样?

(第8、9组同学的板书略)

生12:我们组认为第8、9组完成的都不错,由于第9组出现了计算小错误,所以我们给第8组打10分,第9组打7分。

点评5:用3个循序渐进的例题引导学生进入第二轮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成果的过程,是学会讲解交流的过程,是学会评价他人的过程,是小组竞赛的过程,其乐无穷。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师:通过前两个环节,组与组之间的分值开始拉开了,但是第三个环节—-【能力提升】环节才能决定胜负。我们看看谁能笑到最后。请同学们马上完成第4题,并板书出来。

例4(能力提升):杨洋同学家原来是用液化石油气烧水的(每天至少用65℃的热水100kg),参加“探究性学习”活动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制作了一台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这台热水器6月份平均每天可以将100kg的水从15℃升高到65℃。

(1)杨洋家每天烧水需要多少热量?

(2)若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8.0×107J/kg,改用太阳能热水器后,6月份平均每天可节约液化石油气多少千克?[液化石油气燃烧放热的70%被水吸收]

(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比使用燃料烧水,除了节约能源外,还有哪些优点?(至少写出两点)

(学生迅速开始答题,教师分别到组上指导。)

点评6:此题联系生活,节能减排,以能力立意,具有教育意义。

师:掌声有请第1组的同学讲解解题过程。

生13:由已知:m=100kg △T=65℃-15℃=50℃ C水= 4.2×103J/(kg•℃) q=8.0×107J/kg =70%

求:(1)Q吸=?(2)m液化气=?

解:(1)由Q吸= c m △T得

=4.2×103J/(kg•℃) ×100kg×50℃

=2.1×107J

(2)由Q=mq得

m液化气=Q吸 /q

=2.1×107J×70%/8.0×107J/kg

=184kg

(3)环保、方便、节能

答:杨洋家每天烧水需要2.1×107J热量,6月份平均每天可节约液化石油气184kg。

师:大众评委有什么意见?

生14:算出的Q吸是有用吸收的,要算总的放出的量不是乘以70%,而是除以70%。公式应该变成m液化气=Q吸/q ,答案是0.375kg,所以我们打6分。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说的好不好!

生(齐):好!(掌声不断)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他组完成的情况。

生15:第2组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打6分。

生16:第3组同学过程对了,但计算错了,他们的答案是3.75kg,所以我们打8分。

生17:第4组同学,只完成了第一个问题,我们打4分。

生18:第5组同学,公式变形出现了错误,而且没有写答,我们打5分。

生19:第6组同学,已知条件书写不规范,第二问也错了,我们打5分。

生20:第7组同学,主要问题也是公式变形时,应该除以70%,而不是乘以70%,所以打6分。

生21:第8组同学,计算时,答案算错了,而且第三问没有做,我们打4分。

生22:第9组同学,最后答案没有带单位,我们打9分。

师:看来同学们的主要问题是对热量的利用率不够清楚,大家请观察实验,(演示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酒精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了吗?

生23:没有,有一些热量会被散失到空气中去。

生24:还有烧杯也会吸收热量

师:很好!那么水吸收的有用的热量比上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利用率 ,所以算放出的总热量Q放时,Q放等于Q吸除以利用率 。

点评7:教师把自己置于一个导学者、参与者的位置,给每个学生提供兴趣盎然的合作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展示、讲解、评价和竞争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真理越辩越明,能力逐渐得到培养,。教师的讲解到位而不越位,讲在难点上,讲在学生心欲通而未能通,口欲言而未能言处,点拨在思想方法渗透处。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生25:这节课我们都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很开心。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和每个组的竞争都很大,体现了各组的合作精神。

生26:团结的力量是真正的力量,如果有团队的力量,有再大的问题都能解决,虽然我们要毕业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合作与团结,在竞争中找到快乐,在合作中找到团结的重要性。

生27:我学会了做物理计算题时,细节决定成败,发现每个小组都会出错,都错在细节上,希望大家以后做题都要重视细节。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也看到了每位同学身上都有很大的潜力,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到更多的快乐。由于时间关系,下来评出优秀小组,好!下课。

点评8:学生的小结说得多好啊!通过“导学讲评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快乐,批判思维、学习方法、规范书写、语言交流,评价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这节课深深的触动了所有听课的教师,我观察到所有教师在听课时,嘴角都挂着微笑,课后执教的张老师说:“学生的小结,让我感动, ‘合作、竞争、快乐和细节决定成败’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注释”。在组织教师评课中,他们是这样说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参与层次较深,是这节课我的体会。在整个课堂中,学生总是积极参与,老师对整个课堂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不管是成绩差的,还是成绩好的,都在主动的加入到课堂的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层次较深,表现在对公式,概念的理解,对细节的把握较好”。“ 这是一节成功的课堂,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好,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评价到位,有激励学生的作用”。“ 本节课,充分运用洋思经验和渡郎口经验,老师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乒教乒’,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很高”。 “学生批改作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看看同学的作业情况,有同伴的评价,有对比,就有收获。对分组问题建议:能否在学校层面提出要求,避免每科老师的小组分配;每个小组都应该有优生、中等生、后进生,这样每个小组都有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复习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教”和“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老师在【知识梳理】、

【典例分析】、【能力提升】和【学生小结】四环节中“导”出了学生的主动“学”,“导”出了学生的“讲”和“评”,学生的讲解和评价又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周而复始形成了良性循环,这得意于“导学讲评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