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

死后惟一被割下舌头的皇帝 王莽

上下五千年土凤凰供稿
王莽称帝之前,很注意笼络人心,表现得礼贤下士,谦恭大度,也做过几件顺页乎民心的事。但是称帝之后的王莽却征用民伕,加重捐税,纵容残酷的官吏,对老百姓加重刑罚。他也是历史上死后惟一被割下舌头的皇帝。

死后惟一被割下舌头的皇帝

莽窃取权力做了皇帝之后,为了巩固取得的权力,他进行了改制。他改制的原则是根据古代经典制定的,史称 "托古改制"。由于改制不从实际出发,结果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像币制改革,15年间改了5次,铜钱越铸越小,面值却越来越大,造成了经济混乱,受害最深的还是人民。同时,王莽还不断对外征战,加上连年灾荒,人民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王莽改制前10年西汉有人口近六千万,改制的后期己不足三千万。人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终于爆发了起义。

王莽在政权垂危之际,曾发动官吏和百姓大声悲哭,以哀求上苍保佑。老百姓来哭,供给饭食,哭得悲励者,还任命为郎,为此被任命为郎的竟有5000人。但这也没能挽救他灭亡的命运。最终,政权被推翻,王莽被杀死。王莽被杀后,头被送到宛城,悬挂于街市。人们恨他称帝前将好话说尽、称帝后又不顾人民死活,所以,把他的舌头割下来切碎分食了。王莽的头骨被处理之后涂上油漆收藏到皇宫武库之中,并一直收藏了二百七十多年,直到昔朝惠帝元康五年,宫中失火才被烧毁。

王莽成了死后惟一被割下舌头的皇帝。

历代评价

夏言(1482年-1548年)《申议天地分祭疏》有云:“用《周礼》误天下者,王莽、刘歆、苏绰、王安石也。”

霍韬(1487年-1540年)《与夏公谨书》有云:“王莽之学,一传而得宇文泰,再传而得王安石。然而安石惟能行泉府一法而已矣。盖泉府之政,即桑弘羊均输之政也。安石行焉,遂致元丰熙宁棼棼如也,犹不如宇文泰焉。宇文泰为大蒙宰,尽行《周官》之法,其嗣遂为周天王,然犹不如王莽。法行《周官》,身为宰衡,遂上兼舜禹而宅帝位。故曰:敢用《周礼》王莽其上也,宇文泰其次也,王安石其下也。”

杨慎(1488年-1559年)说:“以乡愿窃相位胡广也,以乡愿窃天位王莽也。”

黄仁宇

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则指出,从王莽登位后发出的一系列诏书中看到,王莽的政策根本脱离了当时的实际环境,亦缺乏适当的用人安排。他在《中国大历史》里语带讽刺的评论王莽:“他尽信中国古典,真的以为金字塔可以倒砌。”

傅乐成

傅乐成在其著作中国通史中则评论他说,王莽具有超人的智力、辩才和威严,但也有重大的缺点,诸如过度的自信,一味的复古以及猜疑部下等。王莽的行为看来有些伪,也有些愚,但西汉的伪风并不始于王莽,他不过承袭此风而扩充之,结果以伪获得名声并篡位之后,得意之余,乃至无往而不伪。他有他的政治理想,其新法是为整个西汉政治作一通盘的改革,但因缺乏政治才能又迷信复古,事事行之以伪,才会看来令人有愚的感觉。王莽是实际政治的失败者,也是复古思想的殉道者,他在政治舞台上所表现的一切,虽然最后都归幻灭,但实在是不平凡的。

胡适

他开始为王莽平反:“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像胡适一样,也有史学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