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练习题答案及鉴赏 元曲精选
元曲精选 由小雪供稿《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该词表达了词作者对苏轼被谪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忧国忧民,但又无力挽救国之危亡,因而产生的消极出世的思想。今天9252儿童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的习题赏析等资料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原文
金朝:赵秉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练习题
1.此词是追怀苏轼之作,词中多处出自苏轼作品,列出赵词原句及对应的苏轼作品篇名(至少三篇)。(3分)
① 原句: 对应篇名:
② 原句: 对应篇名:
③ 原句: 对应篇名:
2.词中使用了不少由数字构成的语词,分析其特点及对词作风格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3分)
①“一叶扁舟波万顷”(或“一叶”以下四句中任一句)——《赤壁赋》
②“回首赤壁矶边”(或“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 “只有归鸿明灭”——《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④“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可。不匹配或有错别字不给分。
2.(4分)
①多为泛指、虚指;②常引发壮观、宏大的心理联想;③增强了词作风格上的放旷雄逸、壮伟不羁。
每点1分,表达顺畅给1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鉴赏
苏轼的词以豪放闻名。他的千古名作《念奴娇》以凌厉无比的词笔,描绘江涛,壮美无比。是他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夜游黄州城外的赤壁(即亦鼻矶)后写下的。本词作者赵秉文是金朝著名词人,苏轼的词对他有极深影响,他也极敬慕苏轼。这首词就是赵秉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和韵之作。
《大江东去》即《念奴娇》,缘自苏轼赤壁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句:“用东坡先生韵”就是采用苏轼赤壁词的原韵。苏东坡作词,多隐括前人作品,这首词,也属这类作品,它隐括前人(特别是苏轼)之作,可以说句句有来历。上片,主要由《赤壁赋》化来,下片化用杜牧《登乐游原》诗句等,表达了词作者对苏轼被谪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同时借古说今,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忧国忧民,但又无力挽救国之危亡,从而产生的消极出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