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古诗词
古诗词 由优尔供稿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9252儿童网为大家整理了王世贞《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原文
《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译文
《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的注释
作者简介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周邦彦《大酺·春雨》”的原文翻译
2、“杜甫《秋雨叹三首》”的原文翻译
3、“李贺《南山田中行》”的原文翻译
4、“柳永《雪梅香·景萧索》”的原文翻译
5、“蒋捷《声声慢·秋声》”的原文翻译

《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原文
《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
王世贞
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
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在东门之阴。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王世贞
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
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在东门之阴。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译文
飞来一只五色鸟,自称就是那神奇的凤凰。
吉祥的凤凰千年难得一见,它出现则预示着国运昌盛。
凤凰被供奉在殿堂, 殿堂中有许多的梧桐青竹,可多日过去了人们都觉得奇怪,为何听不到凤凰欢快的鸣响!
凤凰,凤凰,这个凤凰已不在殿堂。早晨它在东门的阴沟里啄食腐鼠,还啾啾唧唧地抱怨吃得不够痛快。
傍晚它躲在西门外暗献媚眼,乞求天上的苍鹰分一些吃剩下的肉食。
呆在梧桐上受不住苦寒,吃着竹实更是饥饿难耐。 众鸟听了这些惊奇得相顾惶惑,不知道这凤凰原是钦䲹伪装。
《乐府变十九首·其七·钦䲹行》的注释
钦䲹(péi):本是神话中的人物,后被天帝所杀,化而为大鹗,形状像雕,有黑花纹,白头,红嘴,爪像虎足。传说这种凶鸟出现,就会有大战争。
凤皇:即“凤凰”,传说中的神鸟,五色俱备,现则天下太平。
千秋不一见:极言凤凰罕见。见,同“现”,下文中“见者”的“见”同。
国祚(zuò)昌:国家的福大。祚,福。昌,盛大。
飨(xiǎng)以钟鼓坐明堂:奏着乐,把凤凰请来供奉在大殿里。飨,通“享”,进、献。钟鼓,泛指乐器。明堂,古代天子朝见诸侯的殿堂,这里借指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明堂饶梧竹:宫殿里有很多梧桐和竹实。饶,富足。梧竹,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子的果实不吃。
三日不鸣意何长:凤凰多日不鸣叫,这又有什么深意呢?三日,多日。 乃:一作“凤凰乃”。 东门之阴:东门的隐蔽处。
啄腐鼠:吃死老鼠。腐鼠,比喻庸俗者所珍视而贤者所鄙弃的贱物。
啾啾唧唧:钦䲹的嘀咕声。
媚苍鹰:讨好苍鹰。媚,献媚。苍鹰,一种猛禽,专食小鸟小兽。
愿尔肉攫(jué)分遗腥:希望你抓到肉,能分给些剩余的食物。尔,你,指苍鹰。攫,用爪抓取。遗腥,吃剩下来的肉。
作者简介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周邦彦《大酺·春雨》”的原文翻译
2、“杜甫《秋雨叹三首》”的原文翻译
3、“李贺《南山田中行》”的原文翻译
4、“柳永《雪梅香·景萧索》”的原文翻译
5、“蒋捷《声声慢·秋声》”的原文翻译
上一篇:杜甫《枯棕》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