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苏轼《富人之子》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文言文

文言文优尔供稿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9252儿童网为大家整理了苏轼《富人之子》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富人之子》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富人之子》原文

《富人之子》

苏轼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富人之子》译文

  齐国有一富人,家累千金,财产无数,但是他的两个儿子甚是蠢笨,儿子的父亲又不教导他们。
 
  一天,艾子对他们的父亲说说:“您的儿子虽然很好,但不通事务,日后怎么能够持家呢?”
 
  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聪明并且具有各种本领,怎么会不了解世间的各种事务呢?”
 
  艾子说:“不如试一试他,只要问你的儿子,所吃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愿承担造谣的罪名。”
 
  富人就叫他的儿子来问他,儿子笑嘻嘻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米是从布袋里取来的。”
 
  富人神情变得严肃,改变面容说:“儿子你真是愚笨!难道不知道米是从田中来的吗?”
 
  艾子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不是他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愚不可及的儿子。”
  《富人之子》的注释

  累:积攒、拥有
 
  克:胜任。
 
  敏:灵敏,聪明。
 
  多能:多种本领。
 
  妄言:乱说,造谣。
 
  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
 
  恃:依靠,指具有。
 
  当:担当,承担。
 
  曷﹕何,怎能。
 
  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
 
  甚:十分,很。
 
  以: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的原文翻译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译
  3、“陆游《杂感》”的原文翻译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原文翻译
  5、“庄周《逍遥游》”的原文翻译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