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马褂木)图片价格_种植与移栽技术 苗木百科,落叶乔木
植物知识 由优尔供稿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喜光及温和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喜深厚肥沃、适湿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4.5-6.5),在干旱土地上生长不良,也忌低湿水涝。通常生于海拔900-1 000米的山地林中或林缘,呈星散分布,也有组成小片纯林。
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马褂状,长4-12(18)厘米,近基部每边具1侧裂片,先端具2浅裂,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8(-16)厘米。
花杯状,花被片9,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弯垂,内两轮6片、直立,花瓣状、倒卵形,长3-4厘米,绿色,具黄色纵条纹,花药长10-16毫米,花丝长5-6毫米,花期时雌蕊群超出花被之上,心皮黄绿色。

鹅掌楸价格:
苗木名称 | 米径(cm) | 单价(元) |
---|---|---|
鹅掌楸 | 8 | 130~180 |
鹅掌楸 | 10 | 240~280 |
鹅掌楸 | 13 | 450~500 |
鹅掌楸 | 14 | 800~950 |
鹅掌楸 | 15 | 1100~1300 |
鹅掌楸 | 16 | 1500~1800 |

鹅掌楸种植技术:
①采种:鹅掌揪的苗木种子-一一小坚果,成熟时淡黄褐色,具翅,会自然脱落飞散,应及时采收。采收后摊晒数日.用木棒轻敲,收集带翅的小坚果即可秋播。也可湿沙贮藏,翌年春播。千粒重约为33克。
②播种:苗木种子采用干藏春播时,往往当年不发芽,有隔年萌发现象.因而对干藏苗木种子在播种前,需用温水浸种,后用湿沙混合,
放在背风向阳处催芽。
播种地应选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0只5.5〜6.5)砂壤土。对土壤进行消毒,施足基肥.整地作床。条播,行距为25〜30厘米。因苗木种子带翅,易露出土外,所以覆土宜稍厚,为1.5厘米,覆土后稍镇压、盖草,保持土壤湿润。因苗木种子发芽率较低,所以每667平方米播种量需增加为25〜30千克。
③播后管理:播后20〜30天幼苗出土,及时揭草、松土除草。当幼苗高4〜5厘米时间苗,并给予适当遮阳。鹅掌揪对氮肥需要量较大.应增加氮肥的用量。速生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松土除草.增加土壤疏松度。在夏秋千旱时.要加强抗旱措施。当年苗高可达60〜80厘米。继续留床一年.以后分栽培大。

扦插繁殖3月上中旬采用1〜2年生粗壮枝作插穗,长15厘米,具2〜3个芽。插穗长度的2/3插人土中,成活率可达邮。
春末夏初,选择健壮母树的当年生嫩枝进行扦插.株行距为20厘米乂30厘米。扦插深度为插穗长的1/3,插后加强水和温度的管理。
鹅掌楸移栽技术:
鹅掌楸壮龄树的移植可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移植时带好土球。移植地宜选择气候温暖湿润、空气中烟尘较少及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移植树应为在圃地中经过二次移植之树,
并在树形的选择上注意控制树的高度,不可选择太高之树。由于鹅掌楸不耐移植,因此移植树的土球应尽量带大,且不能出现散脱现象,同时注意保护好根系不受损伤,如植株太高,可根据需要进行疏枝及截干,但注意不可重剪。挖大穴,穴内施好底肥,清除土球包装物时应特别注意对土球及根系的保护,定植时深挖浅植,植后浇足定根水,固紧好缠绕于树干上的草绳,并浇水淋湿,并支好防风架,切忌植后出现风动树摇影响成活。生长期的管理应注意水肥管理及抹芽整枝,
夏季如遇长期干热应注意浇水或在早晚对树冠进行叶面喷水及树干喷水,对叶面的喷水,不但可以为树木的生长创造温湿的环境,而且经常清洗叶面,则对树木的生长极为有利,长期阴雨应注意防涝排渍。鹅掌楸为喜氮树种,为使树木生长旺盛,除移植时施足基肥外,可在春季增施适量氮肥,鹅掌楸喜从主干部萌生多个萌芽,应注意及时抹除,否则,极易消耗营养,影响植株生长。
秋后根据园林要求对树体进行修剪及施肥。病虫害主要有卷叶蛾,樗蚕,大袋蛾等危害,应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