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楠溪江幽默小故事15篇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

中国民间故事小雪供稿

  时值外番入侵,边疆战事不利。皇帝坐立不安,求助于神灵。宫廷江西老道说,若用人皮做鼓,一鼓作气,定能取胜。右相抢先参了一本,说浙江人的皮又厚又韧而最适合作鼓皮。皇上准奏,即令左相设法解决。左相猜定又是右相在搞鬼,一边接旨一边回奏,说江西人的皮鼓鼓的做鼓会特别响,而浙江人的皮漏水的敲勿响冇用。是啊,敲不响的鼓怎能鼓士气!于是,又一道圣旨下,要左相叫几个江西人来看看。

  左右相在各自的府第设席款待来送死的乡亲。右相嘱咐乡亲说:“你们要命的话,就尽量地吃饱肚子!”因为吃进去鼓肚皮,表明肚皮是薄的。左相流泪劝乡亲:“你们想活命,就快喝烫粥!”谁不想活啊?两帮后生都拼命地吃喝。结果,在现场观察的太监向皇上如实地报告,说浙江人喝多漏多,证明左相的话冇错……

  (十一)写分书

  当初有兄弟俩,哥哥自私自利,只管自己的饭头满,不管别人的灶头凉,对自家人也如此,扒底勿拔出;弟弟两样,对别人肯出力,对自己该恁阿好旁恁阿好无所谓,十分听哥哥的话。爸妈去世后,哥哥提出分家产,小弟满口答应。

  分家产得写分书,兄弟俩都不识字,就去请一位先生来写。请先生得烧夜餐给他吃,哥哥就叫弟弟出面请,弟弟也同意。

 

  弟弟请的是本地的一位老先生。老先生通情达理,对这兄弟俩脾性很了解。他根据哥哥的建议,很快就写好了分书,还特意读了一遍证求意见。哥哥听了满心喜欢,第一个签了字。弟弟见哥哥爽快,当然高兴,二话没说也按了手印。

  再说,爸妈留下的产业有一间新房和一间旧房,外加后山的一片树木和一株灿柿树。怎么分?分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容不得兄弟俩有半点争执。

  可是,当弟弟按分书所写,上后山砍树来装修自己分得的旧房时,哥哥却出来阻拦,口口声声说分书上明明写着这树是他自己的。弟弟只好又去请那老先生来公证。

  老先生有病没来,特地托一个有威望的秀才来定断兄弟俩的纠纷。秀才也读了一遍分书:“……后山柿树归哥哥所有,其余的给弟弟所有……口说无凭,特立此据,世代有效,双方不得反悔!”读罢,质问当哥哥的:

  “分书已写得明明白白,你怎么能反悔呢?”

  “不对呀,是他反悔啊!”

  “怎么说?”

  “你读的呀,分书上说‘是树归哥哥所有’对吧?”

  “对啊,这说明只有那株灿柿树是你的呀!”

  “你……那老先生写的是灿柿的柿?”

  “你不信我?”

  “唉……是我领会错了!”

  (该恁阿好旁恁阿好:这样也好那样也好,土语。)

  (十二)鬼跟牢

  楠溪人称古历五月初五为“重五”。“重五”一到,家家户户都做粽吃。粽箬连路扔。

  一位在山外做生意的男子客,光星夜赶回家过“重五”节。他平时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怕鬼,在外地什么鬼峡鬼谷鬼滩鬼潭鬼屋鬼房他都敢闯敢游敢住。可是,当他路过村口阴森森的坟山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这坟山古树参天,半夜常常有鬼灯出现。小时候的他就听多了坟山闹鬼的事,还亲眼看见邻居一位最生好的大姐在坟山被鬼魔疯过。经坟山到村里家门口只有一条鹅卵石路,他不能不走。他一边空嗽壮胆,一边加快了脚步。幸好,坟山过了,也没碰上半个鬼影。他松了 一口气,放慢了脚步,哼起了小曲……

  “啼哩啪啦……啼哩啪啦……”

  孬解,后面有明堂啦!有一个奇怪的声音跟着他:

  “啼哩啪啦,啼哩啪啦……”

  他走快,那声音响快;他走慢,那声音响慢;他不走,那声音不响;他一走,那声音又跟着他响:

  “啼哩啪啦,啼哩啪啦,啼哩啪啦……”

  不好,有鬼啦!他越想越怕,越怕越走快,越快那声音越响得怪:

  “啼哩啪啦,啪啦啼哩,啪啼啦哩,哩啼啦啪……”

 

  我的妈呀,真是怕鬼有鬼啦!他扔掉了行李,逃掉了裤,赤臀臀喊着:

  “救命啊,鬼拔人啦,鬼鬼鬼,救救我……”

  他撞开家门,蓬头散发扑倒在妻儿的脚门前。那声音停了。他的小儿叫:

  “妈妈,妈妈,爸爸的脚后跟有张粽箬!”

  2004年12月23日晚

  (十三)一个碗头一双筷

  镬灶洞里摆放着一个又旧又脏的小碗 ,碗口横放着一双又黑又腻的竹筷……

  “你那死老娘已抬啦,这碗筷也该抛烂积塘了!”妇人说。

  “嗯哪……”男人应。

  “不,我要!”

  七岁的儿子它们抢拿在手里。

  “哎呀 ,我的宝贝,不要拿……手拿脏的呐……快放手!”

  “不,就不!”

  “孩子听话!”

  “不,我要留着用!”

  “哎哟,宝贝想玩,那碗橱里新的有的是……听妈的话,快给大拿去抛掉!”

  “嗯呐……给大!”

  “大,我要留着以后也给你们用!”

  “啊?”

 

  “嗯呐!”

  (14)遗嘱

  古代楠溪有一老人,年近八十生得一个儿子。他一高兴,气塞身亡。那年轻的妻子不愿守寡,待儿子断奶后,就把儿子抱给女儿家抚养,并交女婿遗嘱一份,管自己跟打糖客跑了。遗嘱的内容是:

  “八十老翁亲生一子余下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争夺”

  老人留下的财产有房子田地。女婿一家根据遗嘱搬进了老人家里居住,好好抚养着“小舅子”,叔伯们也就没话可说。 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小舅子”长大成人,要成家立业了。早已娶妻的“外甥”怕他要财产,经常说是早有外公遗嘱定明白:

  “八十老翁亲生一子

  余下财产完全付给女婿

  外人不得争夺。”

  “小舅子”看了遗嘱,心里不服。本来,他从小见姑母姑父待自己好,已把表哥当亲哥,不想和他争什么。被贪财的表哥惹生气,他就有意争气不争财了,一状告到官府。新来的官员一看遗嘱没标点,打听了虚实,就在遗嘱里加了几点,请来地方老人作证,把财产判给了“小舅子”。“外甥”也心服口服了。

  看官,你说为什么呢?

  (15) 买命

  楠溪一财主家的儿子在外地读书,由于自恃家富不肯下功夫,认不得几个字。学堂放假,钱又用光,偏偏碰上鬼天气,雨下个不停,回不了家,他只好给家里写一封信,意思是:

  “天下大雨,没伞回家,有伞带伞来,没伞带钱来买伞!”

  可是,他把几个关键的字写错了。家里接信,以为儿子闹出人命来了,合家大哭。家父连忙调了一大笔钱,带了几个帮手,急匆匆赶到学堂,一看儿子好好的,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儿子一问,才知道自己的信是这样写的:

  “天下大两,没命回家,有命带命来,没命带钱来买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