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顺 释义|出处|近义词|示例 【六字成语】
六字成语 由小雪供稿汉语拼音: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成语解释: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9252.com
成语繁体:名不正,言不順
成语简拼:MBZBS
成语注音:ㄇ一ㄥˊ ㄅㄨˋ ㄅㄨˋ ㄕㄨㄣ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名不正,言不顺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反义词:名正言顺
成语例子:十之八九皆守之以僧,名不正,言不顺,莫此为甚。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
英语翻译:There will be no right title and words will not be proper.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再次到达卫国时,卫国政局发生重大改变,卫出公赶走父亲而即位,孔子认为这是“名不正,言不顺”。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币要孔子为卫出公正名,说卫出公名正言顺。孔子严正地拒绝他的要求
上一篇:既来之,则安之 释义|出处|近义词|示例
下一篇:返回列表